《大隨筆:曆史的長鏡頭》第一部:文明的序曲(三皇五帝到夏商)
文章來源: 夏維東20152015-07-28 08:32:28

 

 

第一章 神奇的三皇

 

 

 

 


 

 

 

據說《史記》的第一篇本來是《三皇本紀》,遺失了。八百多年後,司馬遷的後人司馬貞認為“古今君臣宜應上自開辟,下訖當代,以為一家之首尾。”說得挺好,本來嘛,故事就該有頭有尾,沒有開天辟地的三皇,哪來五帝?

 

 

他說的三皇居然有兩套班子,第一套是:伏羲,女媧和神農。這三位都是人民耳熟能詳的大神。伏羲和女媧皆人首蛇身,外形比西遊記還潮,所以他們是夫妻關係似乎別無選擇。中國有許多地方有伏羲或者女媧娘娘廟,廟前立浮雕,浮雕上是兩位大神的合影。一般夫妻合影不外頭倚在一起,臉上流露我的愛情我做主的笑容,兩位大神的合影很前衛,他們的尾巴纏綿在一起,幸福指數瞬間爆表。

 

 

 

 

神農也是神人,而不是“神奇的農民”,手中持一赭鞭,在植物上揮一揮就知道哪種草哪種木是藥,哪種是毒藥,功德無量啊。那鞭子現在不知道丟哪兒了,誰要是找到了,全世界的藥廠都破產。我在藥廠工作,知道做一個藥有多麻煩,前後要六、七年的時間,耗資數億,還是美金。

 

 

 

 

小司馬對伏羲情有獨鍾,把造字也算到伏羲頭上(“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不管文字是不是倉頡造的,伏羲也不可能是始作俑者,否則兩千年後的神農還用得著像個文盲似的結繩記事嗎?

 

 

 

 

小司馬還認為伏羲是位偉大的音樂家,他製造了35弦的樂器:瑟,據筆者所知,瑟的弦最多為25根。大才子李商隱寫的“朦朧詩”《錦瑟》開篇第一句是“錦瑟無端五十弦”,別望文生義,李大才子並不是說他的瑟50根弦,而是說他的瑟斷了,於是2525,成了50弦。35根弦的瑟估計可以玩搖滾、爵士和藍調了。

 

 

 

 

小司馬對伏羲最牛叉的發明:八卦圖雖有提及,但語焉不詳,含糊其辭地說“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是陳述而不是描述。伏羲創八卦遠比這個生動有趣,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圖和書就是八卦,這也是“圖書”一詞的來曆。聖人就是伏羲。河是黃河,某日黃河跑出一匹龍馬,馬背上有圖;洛是洛水,某日水出浮出一龜。水中有烏龜再正常不過了,不過這個烏龜不尋常:它的背上有文字。到底是什麽文字誰也弄不清,宋代的道士陳摶後來不知道根據什麽把洛書給弄出來了,那上麵不是文字,而是黑點、白點和線組成的圖案。反正當時伏羲把馬圖龜文都記下了,遂演八卦。沒有《八卦》就沒有《周易》,周文王也就不值一提了。眾所周知,文王之所以留名青史,就是因為他“拘而演周易”。把文王雙規的就是萬惡的商紂王,詳情後麵再說。

 

 

 

 

《周易》有多偉大?沒法說。舉凡哲學、數理化都能往裏套,而且越是科學解釋不了的越容易往裏套,所以研究《周易》裏沒有數理化背景的。鑽研《周易》大發了的,一般都“通神明之德”,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唯獨對眼前的事摸不準。

 

 

 

 

關於女媧,司馬貞提到娘娘的豐功偉績之一:補天,偏偏忘了更大的發明,這個發明是任何發明都無法媲美的:造人。她老人家開始時一板一眼地用泥巴捏小人,有鼻子有眼有腿有腳,其造型之生動天津泥人張肯定沒法比,因為娘娘的作品一著地就會撒腳丫子跑,成了大活人。可是“捏造”的速度太慢,娘娘於是團了一個大泥團,用繩子在上麵搓,頓時泥粒紛飛,就像刀削麵入鍋一般。那些泥粒一洛地也都成了人。從操作流程上看,捏的人肯定要精致得多,大帥哥大美女可能就是這麽來的,那些一入人海就找不著的群眾演員大概都是搓出來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