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輛失竊的自行車-童年記憶碎片(二)
文章來源: 七色花瓣2015-11-07 14:08:50

(原創,謝絕轉載)

在我童年的那個時代,所謂生活必需品,僅僅是指維持溫飽的大米白麵衣褲鞋帽棉被之類,超出這個範圍則是錦上添花,屬於大件。雖說擁有“三轉一響”並非多麽奢侈,但很多家庭得攢一陣子錢才買得起。

大約4-5歲的時候,家裏添了兩樣東西:先是媽媽買了一台小巧漂亮的蝴蝶牌縫紉機,沒多久爸爸又買了一輛被人們稱作“輕便車”的永久26寸自行車。

跟隨著縫紉機來到家裏的,是一隻很好看的硬紙盒子。起初我以為媽媽順便給我們買了餅幹糖果好吃的東西,打開一看,裏麵盡是些梭子鑷子螺絲刀縫紉機說明書,好失望的。

從那以後,家裏常常是一陣陣“嗒嗒嗒”的聲音,媽媽用它為我們做了無數衣服褲子。這台縫紉機陪伴著我長大,直到出國前,我還用它給孩子縫製衣服。

可是爸爸的那輛嶄新的自行車,沒騎多久就失竊了!

那陣子正是文革最瘋狂的年代,高校裏到處張貼大字報,傳單漫天飛。一些人被關押、被抄家、被逼得上吊跳樓。。。總之很亂很亂。一天爸爸的同事向他借車子,用完後說把車停在了原處,可爸爸下班時發現車子不在那裏!

清楚地記得那段愁雲慘霧的日子-爸爸滿世界找車子,媽媽不時地數落他,甚至還希望借車的那個人能給我們一點賠償。可是這種話隻能在家裏說,爸爸不是那種人,媽媽也不是。

我們對這輛新車感情深厚,爸爸曾用它教媽媽騎車,失竊之前媽媽已經能騎上大街了。爸爸還邀上對門的兩個姐姐,讓我們四個女孩子和自行車合了影。對於爸爸媽媽來說,這是他們節省很久攢下的家產。而在我小小的心裏,它不是100多元錢,它是我們的家庭成員,應該和我們在一起,而不是流落外頭。

公安局倒是挺負責的,我們報失之後,經常會接到通知去認領。那裏盡是一些無主自行車,或是被繳獲的贓物。每次看著爸媽帶上自行車執照滿懷希望出去,我執著地相信車子一定能找回來。

經曆一次次失望,隨著時間的推移,企盼的心情漸漸淡了。

我入學了,唱歌跳舞打腰鼓,很多好玩的事情充滿我的心。爸爸又買了一輛新的28寸車,大家都不再提之前失竊的26寸永久。隻是偶爾在翻看相冊的時候,我會對著照片上的它說:你在誰的家裏呢?大概開始生鏽了吧。

 

幾十年過去,我以為自己早已釋懷。可是前幾天跟鄰家姐姐聊童年時代,不由得想起了那輛失竊的自行車,這才明白對於它,我依然有一份無法割舍的感情。被人硬生生奪走寶貝,是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上海的氣候比較潮濕,小時候那張合影已發黴毀壞了。網上找來一張圖片,大概就是這款自行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