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到癡呆了怎麽辦
文章來源: 影視音畫2015-08-29 18:08:45

讀了一位作家的文章,文中說,她和3個相好幾十年的閨蜜聚首,想不到大家的話題都集中在老年癡呆症上。原來,那三位都有老年癡呆症的母親,出來一聚是透透氣。

一位母親喜歡用大便畫牆;一位母親隻要醒著就歇斯底裏地大聲吼叫,讓四周不得安寧;一位母親會奮力摔破所有可以甩的東西。處理的結果是:她們把母親綁在固定的椅子上,那位大喊的還要嘴裏塞毛巾。

“我一邊綁著母親,一邊眼淚長流。小時候媽媽抱我,現在我卻捆綁母親。”閨蜜們這樣說。作家聽了,感慨萬千。

我曾經有位鄰居,因與日本男人交往,而選擇離婚並不要女兒,但後來日本男人也拋棄了她,她無聲地退回了住家。鄰居們都在背後對她指指點點,而她則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見誰都不打招呼。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在我國內的小區。但是,幾年後,這位人到中年特立獨行的女子,卻總是被她母親控訴打人。“救命啊!我女兒打我呀!”她那緊閉的大門裏時常傳出她母親淒涼的叫嚷。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也沒有人報警。再然後,她那九十多歲的母親被送去了養老院,她的家變成了死寂。據說,她的母親是患了老年癡呆症。試想,一個感情受傷性格孤僻的女人,要整天麵對老年癡呆症的母親,自己遲早會瘋的。

據統計,85歲以上的老人每三人就有一個會患有老年癡呆症。那麽我們會不會老到癡呆呢?顯然,當今的人們壽命達到85歲已經很普遍,但健康地活到85歲,不給別人添麻煩的85歲,才是有意義的。

蔡國慶說寧可媽媽癱瘓也不要媽媽老年癡呆。因為他媽媽已經不認識他了。母子無法交流,這是何等痛苦的精神折磨。

走向老年的過程,應該盡可能地不要給晚輩添累。中風是一種體力上的累,而老年癡呆是身心皆累。我曾以為老年癡呆就是腦子有問題,不認識路,記憶力衰退。而其實同時還有可能伴有的是大小便失禁、暴力、破壞等種種再多的愛心耐心都無法麵對的現實。

我身邊的人們都說:“如果我癡呆了,就讓我死吧。”

而偏偏患老年癡呆症的人身體是硬朗的,四肢是有力的。他們的壽命可能還有5年10年。讓一個健健康康的人死去,誰忍心得了?那麽,我們自己能做什麽呢?能提早做放棄生命的準備嗎?又似乎很荒唐。

多動腦筋多動四肢多社交多說話,少瞌睡少看電視少枯坐少吃高膽固醇,都是避免腦子退化的方法。由此我對國內的麻將大戰愛好者、廣場舞大媽生出了羨慕。他們的這些被外人不屑的行為,卻正是減少老年癡呆的重要手段。

“你回來吧,國內的人的生活都很豐富的。”母親在電話裏對我說,勾起了我對大學期間舞廳的懷念。我想,如果我回國,我不會去跳廣場舞,但我要拉上老伴去社區舞廳跳一場優雅的交易舞(下午場,便宜),那裏有空調有茶點有歌手還有投緣的相熟的彼此。多好。

唉,眼下正是掙錢承擔責任的年齡,回國養老應該隻是一個遙遠的夢吧。甚至可能永遠都隻是個夢。

真希望我不會有老到癡呆那一天。

“文學城”裏都是腦力非常活躍的人才,相信天天光顧這個空間的你我,會離癡呆遠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