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別
文章來源: 艾麗思筆記2007-05-04 13:56:33

據說男人來自火星, 女人來自金星, 我曾經有幸拜讀過這本全球銷量高達1,4億冊(真有這麽高啊? 對於數學一向迷糊的我來說, 凡是上了萬的都是屬於不可思議的一類, 絕對值得懷疑一把的)的暢銷書, 它的廣告上是這麽寫的, "本書是獲得與異性完美關係的最佳指南,是一本有價值、非常有必要的讀物,它對理解男人和女人的溝通是一個突出的貢獻" ,哇塞, 這牛皮可吹得夠大的. 廣告又雲, 這"是一本有助於完善夫妻關係、保持美滿基姻,使夫妻結伴走完人生旅途的通俗性的心理自助讀物。英文版於1992 年在美國首次出版。本書一出版,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轟動,在美國各年齡層的男男女女中產生了很大影響。美國最權威的書評刊物《紐約時報書評雜裝》根據其銷售量,將其排在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時間竟長達一百五十八周。"

讀過之後, 主要感想有兩點, 一個是失望, 本來依照它的大肆宣傳, 我以為可以從中找到人與人, 嗯, 好吧, 退一步, 男人與女人衝突的七寸, 然後便可以抓住這個死穴, 可看了半天, 不說仍然是一頭霧水吧, 但文中所提到的東西並不象生猛海鮮那麽新鮮, 不過是把我們每天都能聽到的各種論調重新安裝組合, 以煥然一新的麵目再次出現而已. 還有一個是感歎, 從這本書的驚人銷量, 可以看出的最明顯問題, 原來人們已經意識到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 也就是書裏所說的, 男人和女人之間, 有著那麽多致命的差異和不同, 無論哪一個謬之毫厘的誤差, 都足以使我們遠隔千裏萬裏.

我對這本書是過於苛刻了, 據說它的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 調查了25000人, 才寫出了這本書, 不簡單啊, 力氣費得不小, 值得尊敬.

盡管如此, 我還得說, 這本書, 或者說這類的書, 對我都沒有真正的吸引力, 看著玩還行, 比瓊瑤阿姨要有意思多了.

有時人會莫明其妙地對白紙黑字產生一種更莫明其妙的認同和信賴感, 以為一定要從書上寫的才能得出提綱挈領的道理來, 其實理論不是來自於實踐的嗎, 沒有比我們的生活更活生生的向導了. 當然, 生活本身更為混亂繁雜, 有時全是一鍋熱粥, 一團亂麻, 身陷其中時很容易迷失掉判斷力和理解力, 這時便需要一個比較清醒的旁觀者來告訴你, 到底哪裏出了問題, 究竟該如何解決.寫得好的書, 就起到這樣的作用.

不知道有多少人從那本書學習到了相處的道理, 似乎有不少啊, 它已然功德無量.說到底, 無論是男女之間, 還是人與人之間, 相處的關鍵詞都是兩個, "理解"和"溝通", 這兩者在使用的時候, 都需要心意和技巧.

老實說這本書算不上寫得好, 也並不深刻, 相比於對男人和女人關係的分析, 有很多書都比它更為一針見血. 依我看呢, 它的成功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來是男人女人已經被彼此折磨得難以忍受, 急需一條救命的稻草. 這麽說並不聳人聽聞啊, 你看書市上鋪天蓋地的對人際關係的解讀之作, 都是想給我們找到一條捷徑來走. 還有一點是這書的作者非常樂觀, 他不僅看到問題, 而且想辦法解決問題, 尤其他寫的很有技巧, 讓你覺得他的辦法絕對可行, 一旦你合上最後一頁, 你就從此踏入甜蜜之旅, 這還不讓人興奮? 其他人呢, 比如弗洛姆, 比如伏波娃, 看他們的書往往使人沮喪, 他們明擺著告訴你, 有些東西是不可能的.

我以為這樣的態度未必給人安慰, 但很真實很真誠, 活到現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年紀, 我已經不喜歡海市蜃樓的虛幻了.我需要看到一些結結實實的東西, 哪怕它們帶著血和淚.

去年雷鳥寫過一篇有趣的文章叫<<性別與寫作>>, 我基本讚同他的說法, 除了他對張愛玲的偏見, 嘿嘿, 這個以後再跟他講究. 他說到的例子裏, 比如文學城的男女寫手們的不同, 是說到點子上了, 偶爾瀏覽一下, 大多數女人的文章除了家長裏短, 柴米油鹽, 丈夫孩子, 就是風花雪月, 走細膩唯美的情感路線. 我比較喜歡看前一類, 很熱鬧親切的生活場景, 自有一種永恒的東西沉澱在裏麵. 大多數男人的文章呢, 關乎世界國家, 政治經濟大計, 我也看, 因為我想知道男人對這些大事的看法, 不管怎麽說, 如今的世界還掌握在男人手裏. 對了, 男人還寫曆史回顧與解說什麽的, 這個比較好玩, 也怪了啊, 我就幾乎見不到女人寫這類的東西, 難道女人真的是現世的動物, 對過去毫無興趣嗎?

可這話就怕說回來, 博客雖然如此, 論壇上卻又是另一番風景. 在論壇上唧唧歪歪的大多是男人, 雖然他們吵架的架勢很凶, 但他們的話卻是小女人十足, 小心眼十足, 不客氣地說, 我討厭論壇上的男人, 哎, 誰看到這句話, 不要自己對號入座啊, 我可不管給誰擦眼淚.

這些動輒以為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哭天抹淚的, 換上鋼盔, 抄起家夥報複得沒完沒了的男人, 我很懷疑他們是來自火星, 情願相信他們是從地底下鑽出來的, 一點兒都不幹淨.

雖然都說男人和女人彼此都有對方的痕跡, 我是更喜歡性格有些男性化的女人, 爽氣痛快. 思路,條理和邏輯清楚的女人, 相處起來很容易, 也很放心. 另外, 倘若男人學不來女人的優點, 那還是保持原狀更好些, 否則會讓人忍無可忍.

聊天呢, 我更喜歡跟男人聊, 他們的世界更大一點, 我是說, 他們聊天的範圍更大一些, 這比較適合我東拉西扯的天性.

昨天看了幾集連續劇<<性與城市>>, 其中有一個情節, 說到米蘭達有了孩子, 凱瑞來看她, 兩個人卻聊不下去. 米蘭達覺得很不舒服, 因為她不再能跟上朋友的思路, 不再能做出幽默敏捷的反應, 她覺得自己變得笨了, 沒意思了.

看到這兒, 我想起前兩天有個懷孕的女朋友來看我, 我給她做了小炒肉吃. 我們聊天的時候, 她問我, "以後我也許隻跟你談孩子的話題了."

"嗯, 也許吧, 很多女人做了母親都是這樣的."

"那你會不會煩呢?"

"嗯......說實話嗎? 如果我們偶爾見麵, 你每一句話都是關於孩子, 我也有興趣聽的. 不過, 假如我們住在一起, 或者你天天隻說這個, 嘿嘿, 對不住你啊, 我會煩的."

她大笑, 我也大笑, 多年的老朋友了, 我們從來都是實話實說.

其實我很能理解女人做母親後的變化, 她的生活中心變了, 而女人的生活, 往往焦點集中, 有點兒象放大鏡, 容易把一點放大成無限.有些女人有了孩子以後, 甚至連身邊的愛人都不再多注意了, 她們的焦點是孩子.

理解是理解的, 可我依然有私心, 不知怎麽, 我很希望我的女朋友們即使做了媽媽, 也能多少保持一些過去的影子, 除了孩子和家庭以外, 還能有心情看看其他的東西, 至少還能聊一聊其他的東西.

我這麽說, 是因為我沒有孩子嗎? 曾經有人對我說過的, " 你呀, 等有孩子了, 也許跟別人一樣的, 人都是一樣的嘛."

真的? 真的? 真的?

我不相信, 嘿嘿, 咱們不騎驢不看賬本也走著瞧.

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樣的, 人和人也是不一樣的.








我喜歡這幾張圖, 怎麽看怎麽好玩, 有沒道理咱再說嘛, 誰有想法可以告訴我.

ps: 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