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老炮兒
文章來源: tea_fan2016-01-05 23:31:46

   為嘛把這倆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放一起呢?其一是因為趁著假期有點兒閑工夫,把這兩部充滿熱議的影視劇全部搞定。其二是這兩部劇帶給我的感受截然不同。


    先說說《羋月傳》。 原來看到介紹就沒太大興趣,又是不接地氣的宮廷大戲,結果無意中看到了兩檔邀請孫儷做嘉賓的訪談節目,被孫儷那不看此劇,遺憾終生的架勢給忽悠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正好假期有些時間就點開看了看,前幾集還算認真欣賞,到後來基本就一路快進看完的。除了人名兒,服裝和曆史背景, 沒看出此劇跟《甄嬛傳》有多大差別。鄭導和編劇照例是竭盡全力把羋月塑造成了一個高大上,幾乎沒有缺點的完人。劇中除了個把老實巴交的人物要不被人暗算地活不長,要不恨不能生不如死地苟且偷生,其他人幾乎無一例外地全都是心懷鬼胎,笑裏藏刀,口蜜腹劍,言語尖酸刻薄,針鋒相對。羋月這種曾經的傻白甜經過了宮廷鬥爭的洗禮,終於脫穎而出成為一統天下的太後。高大上的外表背後,隱藏的全是貪婪,邪惡,滿滿的負能量。雖說描繪的是宮廷生活,編劇和導演也極力把羋月刻畫成正麵人物,看完還是覺著這世界太陰暗,不論對誰都得留十八個心眼兒,好人沒法做。


  相反地,《老炮兒》裏的主人公六哥,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哥們兒,生活在北京後海一帶的胡同裏,其貌不揚,開個小店兒也就混個夠吃夠喝,年輕時因為打群架還進過監獄,一身的臭脾氣,為了給哥們兒討回賴以謀生的三輪車敢呲嘚執法隊長甚至動手。到哪裏都騎個破自行車,時不時地爆些粗口兒,其形象 與高大上相去甚遠。 他那些哥們兒,也跟他都混得差不多。但就是這樣一群人,在哥們兒有難的時候都互相幫襯,能出錢的出錢,能出力的出力,甚至不惜豁出性命。 六哥那因為誤解他早早就離家在外邊漂著的兒子闖了禍,被人綁了,六哥是竭盡全力打探他的下落,見麵後得知兒子故意把仇家的車劃壞後,二話不說,該賠多少錢賠多少,在對方開出了十萬的高價後,兜裏沒有幾毛錢的他照樣幹脆利落地承諾一分不少地賠償, 就因為兒子做的事不占理兒。沒有華麗的故事,光鮮的畫麵,通篇卻是義字當頭,理字為劇。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革,老炮兒的處世原則似乎也跟不上趟兒了。。。


  坦率地說,《羋》劇可能更容易為大多數人接受,畢竟國內這類作品盛行,而且沒有太多地域文化的限製。而《老炮兒》則是一部京味兒濃鬱的作品,六哥這個人物也是很有爭議的,可能對於不了解北京文化的朋友,更難接受些。


  俗話說的好,蘿卜青菜,各有所好。您可以盡情地喜歡您的羋月,我也要為我喜歡的六哥叫個好--六哥,夠爺們兒,是條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