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葷八素之北京蒜腸
文章來源: tea_fan2015-11-10 20:22:23

先上個成品圖

 

  秋風蕭瑟,秋雨綿綿,天一下就冷了。又到了該做臘肉香腸的季節了。今年對於做我最愛的廣式香腸似乎提不起精神,想起那些繁瑣的切,灌,晾有些恐懼心理。索性做些隨做隨吃的,沒壓力。
  其實饞這個蒜腸很久了,一直沒敢嚐試,因為我雖然實踐過純肉的香腸,但這種肉和澱粉混和的香腸從來沒有嚐試過,萬事開頭難呐。不知是要入冬了還是什麽原因,最近總是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想起了小時候住的地方的那個小酒館。
  那個曾經的小酒館坐落在大馬路的拐角處,左邊挨著的是郵局,不遠處是公共汽車站。那路車當年是我們去城裏唯一的一路車,也是我高中三年裏上學搭的車。我早前回國時還會抽時間回那邊去看看,畢竟是我長大的地方,對那裏有一份深深的感情。可是後來那裏就像北京其他地方一樣,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了,完全沒有了我記憶中的模樣。所以再後來回國也對那裏興趣索然,我對曾經長大的地方的記憶,就停留在很多年前了。
  那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平房,有時家裏來了客人,媽媽會打發我去那裏買幾個熟菜。我那時很小,好像要掂著腳才能勉強看到櫃台後邊。有時爸爸也會帶著客人到那裏坐坐,喝喝小酒聊聊天兒,我自然也是跟著沾光的。我特別愛吃那裏的醬豬肝,鬆仁小肚和蒜腸兒。這樣碼著字,腦子裏滿是那昏暗的小屋裏的老式桌椅板凳,坐在那裏喝酒聊天的男人們,爸爸說話的樣子,還有那混著香煙味道的酒香和肉香。那些年物質貧乏,所以有機會能吃上這些美味,也算狠狠地奢侈一把了,那味道吃起來格外地香。當然了,那時民風淳樸,食品純淨,不似現在到處都是糊弄人的東西,現在那些食品的成分,就不要去想了。
  回憶過去的事情,總不免有些傷感,還是適可而止了。該回到蒜腸的主題上了。
  我小時候吃的蒜腸就是白白的,我做的這個蒸熟後看起來顏色是對的,但我總覺著看著不來勁。所以留了一條兒原味的,其餘的還是抓了一把茶葉和一把糖熏了一道兒。相比之下,熏過的味道要好多了。


方子在這裏

材料

腸衣1條,肥肉150克,瘦肉900克,薑20克,蒜70克,蔥2根,鹽1大匙,肉豆蔻粉5克,澱粉200克,5克花椒加400克水泡成花椒水。

做法

1.把腸衣用溫水沖洗一下,再浸泡5--10分鐘,然後套在工具上一頭打結備用。

2.蔥薑蒜洗幹凈後用粉碎機打碎成泥。我沒那末精細,隻切了末。

3.肥,瘦肉切玉米粒大小。

4.取一個大容器,把肉放進去後,加入所有配料拌勻。

5.開始灌。每隔一小段鬆鬆地用棉線紮一下。每段蒜腸都不要灌太飽滿,並用針刺些孔透氣。

6.開水鍋上籠屜蒸45分鍾。

7.另外一個大鍋內鋪一張錫箔紙,紙上放茶葉和白糖。加上網架,放上熟的蒜腸。打開抽油煙機。

8.加蓋,大火燒到看見煙冒出來轉中火熏10分鐘,關火燜到無煙溫度下降。

9.取出蒜腸,待涼切片裝盤即可。

 

蒸好的蒜腸

放涼後切一段嚐嚐

這個很難看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