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聲對你喊“爸爸,我愛你”(一)
文章來源: tea_fan2015-06-19 01:28:55
--寫於2015年父親節之際


  說起來我的爸爸是個苦孩子,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他和他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伯在他們的父母去世後,是由我姑奶奶撫養著的。所以在我的記憶裏家裏是沒有爺爺奶奶這兩個稱呼的。至於爺爺奶奶是因何去世的,爸爸從來也沒跟我們提過。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確切的原因。爸爸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加入了當時路過他們村兒的八路軍而後離開了家,從此就開始了他的轉戰南北的軍旅生涯直到他離休。爸爸大半生的時間都是在部隊中度過的。

 也許正是他的這種成長背景造就了我爸爸開朗,豁達的性格。他是一個非常聰明,工作能力也很強的人,但他好像從來不與別人爭功奪利,有時有不公平的事情發生,我媽媽抱怨時,他總說組織上這樣安排處理肯定是有他們的考慮的。在生活上,爸爸每天的作息時間非常的有規律,這也是多年部隊生活養成的習慣。去年夏天我回國探望父母時,爸爸依然保持著他的習慣,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然後就開始房前屋後地忙活他的花花草草,7點半左右吃早飯,然後坐在陽台上光線好的地方看報紙,文件,學習完國家大事,本地八卦後,就騎車出門或坐公交車去配他的工具或去處理一些雜事 ,回來吃完午飯後小睡一會兒,起來後又 開始屋裏屋外地忙活上了,爸爸是個閑不住的人。晚飯後看會兒電視,10點左右就睡覺了。令人欣慰的是,正是他的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心態,使得他雖然今年已然84歲,早年間還落下心髒病,但總體健康狀況 依然還算穩定。今年7月份還準備去祁連山地區走走,因為那是他曾經打過仗的地方,離開那裏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去看看,所以今年準備去了卻這樁心願。

  我爸爸是一個樂於接受新事物的老人家。他幾十年來 從來沒有接觸過我們現在用的漢語拚音,但在十幾年前,為了能上網,竟然自己學起了漢語拚音,雖然沒能完全掌握,已經足夠應付他上網用了。我的倆娃小的時候,我父母都來美國給我幫過忙。在語言不通,環境不熟悉的情況下,再加上早年在部隊的一次演習中被炮聲震壞了右耳, 看中文電視也受些 影響, 上中文網就是爸爸了解時事的最佳途徑。我媽媽都是從他那裏接受二手情報,所以裏邊有多少是原裝的,有多少是爸爸自己加了佐料的,就不得而知了,嗬嗬。爸爸從開始用手機到現在已經不知道換過多少代了,基本是 舊的不能應付時髦功能了就要被他雪藏了。前一陣子,老人家又開始玩兒上了微信,學著發信息,用即時通話功能,有好幾次半夜我被他的呼叫叫醒嚇得我以為家裏出了啥事,結果在問候以後到把他老人家嚇一跳,然後才納過悶來是他摁錯了鍵,烏龍吧。幾個星期前,爸爸終於攻下了moment這個堡壘,居然發出了他的第一個moment信息,雖然隻是個鏈接,可是以他這把年紀能這樣玩兒微信,還是很令人欽佩的。我當即就激動萬分地特意在朋友圈轉發了那條信息並宣布了這是我爸爸在他84歲的年紀發的第一個moment信息,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爸爸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當初幹休所分房的時候,他特意挑了一樓,盡管一樓光線沒有樓上好,可是一樓陽台外有一處空地,爸媽住進去後,我爸爸就把那塊地變成了他的私家花園,種了一堆花花草草,還種了一些菜,每年夏天就見他每天侍弄他的園子,澆水,除草,上肥,忙得不亦樂乎。爸爸喜歡放風箏,天氣合適的時候,他會騎上他那輛陪伴了他多年的老舊的小三輪車,帶著他放風箏的 家什到鳥巢那一帶的空地上去放風箏,自得其樂。幹休所組織的釣魚活動,隻要沒有重要事情衝突,他肯定每次都去,爸媽家裏冰箱裏的魚就沒斷過。

  不放風箏,不釣魚的日子,爸爸有時會騎著自行車或坐公交車東跑西顛兒地逛一逛。我經常擔心他的安全,每次打電話都要我媽媽轉告他一定要注意安全。爸爸因為右耳失聰的緣故,基本不接電話了,所以有話都是通過媽媽轉告。自打爸爸他老人家玩兒起了微信,現在很多時候,我找媽媽的事情,要通過爸爸轉告了,哈哈。

  爸爸同時也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他會堅持他對事物的看法,不論合理與否,別人很難改變他,說白了,就是一個倔老頭兒。到了他老人家這歲數,我們做子女的都由著他的性子,除非有安全上的考慮,我們一般都不幹涉他做任何事,隻要他高興就好。

  我的爸爸就是這樣一個酷老頭兒,他自己能做的事情絕不願麻煩別人。老人家每天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豐富多彩,盡量不讓我們做兒女的操心,他總是告訴我他一切 都好,要我自己多注意休息,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好就好,不用惦記他。我衷心地祝願他的祁連山之行能夠順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