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絕入黨到自願入黨
文章來源: 傻貓兒2015-10-25 19:18:51

(這個寫於大選前,10月初。敗了,不過還是貼過來,也算沒白寫)

八十年代初,我上大學,當班幹部。在一次班幹班的小會上,係黨支書黃書記也來旁聽了。就班裏需要改進的事情,我一如既往傻乎乎地直言快語。沒想到話音剛落,黃書記突然來了一句:“你該入黨。”

那時十八、九歲的大學生入黨還是比較新鮮的事兒,班上有幾個同學寫了申請,積極參加黨會、寫思想匯報、接收考驗,可我總覺得大好的青春裏忙乎這些事兒多無聊啊,就隻是旁觀著。所以黃書記那麽一說,我望著他笑笑,心說我才沒興趣呢。

大概是黃書記關照了,此後一位黨員同學提醒多次,讓我寫個入黨申請,似乎走個過場,我就可以成為好些人積極表現都加入不了的黨員。直到臨近畢業前的幾個月,這位同學再次認真提示時,我才說:“你看,人各有誌。我沒有那份信仰,對黨也不了解,所以就沒有渴望去加入。我做我自己,很好啊。”

後來該同學很欣賞這份“做我自己”的偉大精神,畢業紀念冊上,給我留言:“是塊金子,在哪裏都會閃閃發光。”而那位黃書記,不僅沒有記恨我,還把我分配到了我心儀的北京高校。

可見,做一個自己,也還是件被人待見的事兒。

這件三十多年前的往事突然被我想起來,是因為在過去的這個周日,我剛剛加入了加拿大的保守黨!自願的!

曾經多少次,看電影裏人們宣誓說: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隻是,這次我是主角:我自願加入加國保守黨。

為什麽?

全都是為了自己。

總理Stephen Harper執政以來執行的一係列保守黨政策,真正符合我之心願。比如說:

第一:Harper總理執政之後,承兌了大選時的諾言,把聯邦稅從7%降到了目前的5%。為我省出來的那2%做什麽不好啊?買衣服、冰激淩、旅遊、看電影。

第二:格言說“人在世上有兩件事無法避免:死亡和稅收。”可是,Harper領導下的政府生生就為大家創建出了“免稅帳戶TFSA!”  跟所有華人一樣,我也喜歡存錢,為自己的生老病死、為孩子的鋼琴、繪畫、奧數、婚姻。從今年起,這個免稅帳戶的額度增加到了一萬加元!這個賬戶可以是股票帳戶,也可以是定期,或RRSP等。總之,無論在這個賬戶裏賺了多少,都不用上稅!

第三:我讚同Harper總理為保護國民利益而實行的有節製的難民政策。出於人道,可以接收些難民,但是應該有選擇地接收。過多的難民不僅將影響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宗教結構,而且會大大地影響到國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我們交的稅構成政府的主要收入,我很希望自己上繳的那部分用在國家需要的地方,而不是用在大量洶湧而入的難民身上。

總之,我希望保守黨接著執政,這樣我就還可以享受現有的心儀政策。心動不如行動。所以,就加入這個黨,貢獻微薄力量。管它是非成敗,我要無愧地爭取,為這個黨,更為自己。

如果黃書記和當年動員我的黨員同學知道我這個老大難竟然自願入黨了,定會很讚許、開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