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裔和韓裔 - 我的偏見形成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7-05-16 07:05:15
菲律賓人和韓國人,有什麽共同點?這事還得從我出國前說起。
王伯伯是我家的老鄰居,某局的退休處長,八十年代中期移民美國,和兒子一家共同生活。之後他每隔兩、三年就回國一次,每次都到我家來坐坐,講些美國的生活趣聞給我們聽。
有一年,王伯伯的兒子決定在郊外定造一座房子。他們買了地,選好了建築設計,經朋友介紹,請了當地一家建造商來造房子。
這建造商是個第二代菲律賓族裔的美國人,王喬治和他一拍即合,各項談判、議價,都很順利。
房子已經平地而起的時候,王喬治和建造商之間在圖紙設計上出現了一些分歧,王喬治要求修改圖紙。具體是什麽問題我不記得了,總之這樣一來,建造費用就提高了17%,王喬治很不高興。
建造商和客戶都不肯讓步,最後王喬治火了,請了個律師去威脅。先是試圖庭外解決,但雙方談不攏,王喬治就要打官司。建造商說,我才不怕,打官司就打官司。建造商的律師是個第三代韓裔。

官司打下來,王喬治輸了,不但如數支付建造商要求的建造費,而且還賠了一筆雙方的律師費。房子最後是造好了,王喬治對房子本身沒有意見,但這筆官司他輸得心裏不服。
王伯伯目睹了兒子吃虧的過程(在他的眼裏是吃虧),對建造商及其律師都恨之入骨,而且從此把所有的韓國人和菲律賓人都當成了敵人。王伯伯不會說英語,又退休了,平時在美國很少出門,隻和華人親友打交道,從來不接觸其他族裔的美國人。他對美國人的印象和判斷主要來自膚淺的表麵特征,包括膚色、長相、舉動等等,以及媒體上所表現的刻板形象。
王伯伯回上海後,氣還未消,逢人就講這個造房子打官司的經過,並且重重地強調:你們以後到美國去,千萬要警惕菲律賓人和韓國人,不要和他們來往,都是刁鑽陰險狡猾的人!
當時我正準備出國留學,對美國的一切都很感興趣,王伯伯的這些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個偏見就這樣在我的腦子裏形成了。到了美國後,向我的親戚、大學的美國室友等等提起這事,我說:聽說韓裔和菲裔都很壞啊!

他們都說:沒有啊,我們認識的韓人和菲人,都沒什麽特別壞。你踏上美國土地才沒幾天,還沒接觸過韓人和菲人,哪來的這些奇怪想法?

多年來,我曾和韓裔交往過,也和菲裔做過辦公室同事,有喜歡的,也有不待見的,各種不同的原因,這才認識到我先前對韓裔和菲裔的偏見是很可笑的。
很顯然,王伯伯的偏見來自無知,以點帶麵,而且還無意中把這個偏見傳播給別人(我),因為我當時的無知,所以我就輕信了他。
可見,無知是偏見的最大溫床。
偏見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在某些方麵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偏見,舊的偏見克服了,也許又會有新的偏見產生。但充滿了固執偏見、又不願意放開眼界的人,生活和思想範圍必然狹窄,反過來又形成很多偏見,造成一個怪圈,井底之蛙就這樣煉成了。
認識社會、融入社會,無非是一個一個推倒偏見的過程。
如果現在我問王伯伯:那個法官呢?他判你們輸了官司,他又是哪個族裔?不知王伯伯會怎樣回答。


城市散步隨拍(二)


可愛的兒童服裝店:



滿牆的心靈雞湯:



華盛頓某公寓大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