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是找個人聊天一輩子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7-04-24 07:05:50
年輕時我曾是高倉健的粉絲,特別追崇他在《追捕》裏演的杜丘,一個沉默寡言、內心堅強、情感豐富的男子漢形象。我們很多女生都認為高倉健的魅力就在於他很少說話,全都是行動。
等我到了自己談婚論嫁的時候,仔細想想,嫁一個沉默寡言、不會聊天的人會是什麽樣子?或許戀愛的時候,可以用眼神、麵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也可以通過送花送禮來表明自己多在乎對方,但婚後呢?愛情轉為親情,經年累月在一起,能不用語言交流嗎?僅靠端茶送飯、互相服侍、幫妻子做家務、為丈夫拿拖鞋,夠嗎?
我不能代表所有的女人說話,但我自己認為不夠。
周末出外吃飯。我有個不良習慣,愛在等菜時用眼角去觀察周圍桌子吃飯的人。昨天我對先生說:“你右邊那張桌子…… 現在不要看,等一會看…… 那對中年男女,從我們坐下到現在,十五分鍾了吧,坑著腦袋吃飯,沒有說過一句話……
先生說:“那是因為結婚多年了,沒話可說了!”
一對四、五十歲的夫婦,假定不離婚,還有三十多年會在一個屋頂下過日子,沒話可說,那可真是太恐怖了!成年累月,每天沉默著起床、出門,晚飯桌上隻有咀嚼的聲響;飯後各自上網、看電視,最後不聲不響地上床睡覺……
把思想和情感交流下降到僅能過得去的最低程度,當然也可以維持婚姻、不棄不離,但這樣的婚姻質量實在不夠高。也許老人能行 –  人過了一定的年齡,對生活很多方麵放低了要求;更有的老人因為年紀關係,性情變得內向,這都情有可原。但一對中年夫婦幾十年無話可說的黯淡前景,怎麽麵對?
現在我越來越認定,找一個會聊天的男人結婚極其重要。當然不是所有的好男人都擅長聊天,但既然他是個好男人,他就值得你去教會他聊天、鼓勵他交流。
要是有一天我和先生感覺無話可說,我就會懷疑婚姻是不是出了故障。
我在想,如果我是《追捕》裏的真由美,我會做杜丘的情人、朋友,但最終不會和他結為終身伴侶。電影是電影,經過戲劇化處理的,充滿了扣人心弦的懸念和緊張的動作,杜丘不說話是完全可以的,語言交流可以用行動來代替表達,另外還有音樂、攝影效果等等推動觀眾的情緒反應。但實際生活中哪會有這麽多動作和特技?還不是油鹽醬醋、鍋碗瓢勺的日常小日子,靠“嗯”、“不”、“快!”這幾句話來打發, 那日子也太枯燥乏味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釋放、表達、交流、分享,被別人接納、理解和信任的心理需求。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對象,就是我們的長期配偶。
男女結婚的好處,除了生兒育女繁衍後代、共同奮鬥還房貸之外,還得到了一個能聊天的伴侶。婚姻是言語的後花園,好話、壞話、笑話、情話,什麽都可以和另一半共同分享,這是一種信任,也是一種抒情。交談,能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受、需要、擔憂和渴望,談得好的,甚至會產生一種“同謀”或“知心”的感覺,夫妻關係之上又增加了朋友關係。
當然這是指兩個人都談、都聽,而不是一個人嘀嘀咕咕,另一個人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
我很相信語言的力量,無論是文字還是口頭表達,這是一個人情商的一部分。
什麽不能聊呢,飯桌上、車裏、散步時、枕頭邊,聊完了孩子家人、吃喝玩樂,還可以聊正在讀的書、聽過的音樂、網上看到的笑話,可以議論鄰居、八卦朋友,可以侃工作、股市、房地產、川普,還可以安全地打情罵俏、甜言蜜語、阿諛奉承,而不會被指為性騷擾……
還可以在飯店裏壓低聲音議論旁邊那對沉默的食客,在桌下輕輕踢對方一腳:“討厭,叫你現在別看!”


周末跑步經過的地方
 

 


這是我今年看到的第一株蒲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