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洗衣鋪裏升起的華人女影星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6-10-17 05:45:51

從洗衣鋪裏升起的華人女影星


- 著名美國華人女性係列之三 -



偶然在一本有關美國華人移民史的書裏見到黃柳霜的名字。她離我們這些改開後出國的華人都相距遙遠,而且關於她的成就長久存在著一些爭議。盡管如此,我覺得黃柳霜是美國華人史上的一個重要女性人物,應該納入我的“著名美國華人女性”係列。


 

 

 

 

 

 

 

 

 

 

黃柳霜在美國以Anna May Wong 知名,於1905年出生在洛杉磯的唐人街。她是第三代移民,祖輩在19世紀中葉就到美國了。她的父母在洛杉磯開洗衣鋪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還在黃柳霜讀小學的時候,好萊塢電影產業開始興起。黃柳霜不僅愛看電影,而且還經常出外觀望她家附近的外景拍攝。她甚至省下午飯錢,逃課去看電影。剛過十歲,她就開始在電影裏跑龍套,當群眾演員。她得到第一個小配角是在14歲,在電影《紅燈》裏擔任一個提燈籠女孩。兩年後,她決定終止高中學業,正式加入影壇。

黃柳霜的成名作是17歲時擔任電影《海逝》裏的女主角。那是最早的特藝七彩影片之一,是個中國故事。




在後來的《巴格達竊賊》和《舊金山往事》等影片中,黃柳霜都擔任負麵角色,即陰險而又迷人的亞洲女人形象。

《巴格達竊賊》:


她厭煩了這類千篇一律的角色,也不滿於總是演配角,於是去了歐洲, 30年代在歐美之間來回,拍電影或演舞台劇。這期間她主演過《上海的女兒》、《唐人街之王》等電影,並和著名美國影星瑪琳·黛德麗合作主演《上海快車》。

《上海的女兒》:


《上海快車》裏和黛德麗合作:


 

《上海快車》:


 

《龍女》:


 

《唐人街之王》:


黃柳霜的電影生涯中最受打擊的一件事,是導演拒絕考慮她出演《大地》中的女主角阿蘭。《大地》根據賽珍珠的一部有關中國的同名小說改編,導演卻決定讓一個德國女演員來扮演阿蘭。

四十年代,黃柳霜主演了有關抗日戰爭的故事片《重慶女》,以女英雄的正麵形象出現。此間她對演戲不太積極,而是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去支持一些捐助中國抗日的慈善事業。

《重慶女》:


 

《緬甸轟炸》:


五十年代初,黃柳霜再度走紅,擔任電視係列劇《柳霜的藝廊》的主角 – 一個女偵探。這個角色是專為她寫的,是個正麵角色。這是美國第一部由亞洲人主演的電視係列片。

 

《柳霜的藝廊》


黃柳霜共出演過50多部電影。她長相優雅美麗、表達能力極強,成功詮釋了許多不同性格和背景的角色,能在熒幕上掌控觀眾的情緒,曾有過大批影迷。


美國影劇業中亞洲人一向屈指可數,而她能衝破種種困難和障礙取得這樣超人的成就,這也是她在影壇上占有特殊地位的原因之一。


黃柳霜終身未嫁。她在1961年去世,享年僅56歲,那時她正準備參加電影《花鼓歌》的拍攝。


黃柳霜生活在和今天很不同的年代,她在早期的演藝生涯中連連受到各種阻礙。華人在美國受到嚴重歧視和排斥,有各式各樣的種族隔離法規來限製她的事業發展。早在1850年,美國就通過了《反異族通婚》法,直到20年代,電影裏還不允許有異族演員接吻擁抱的場麵。而默片時代美國的亞裔男演員極少,那時亞裔角色通常由白人飾演。所以除非能找到合適的亞裔男主角做搭檔,否則黃柳霜根本無法扮演女主角。


她的爭議之處來自當時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們對她的批評和攻擊。他們認為好萊塢把黃柳霜打造成“給中國抹黑的傀儡”、“中國玩偶”。《龍女》:


黃柳霜身處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夾縫中,但她憑著自己的勇氣和堅持,過著一種超越國界的生活,努力去衝破政治、種族和性別的障礙,堅定地尋求事業和生活的幸福。她是電影史上的一個獨特的影星。



這裏特別要提的是,黃柳霜在30年代曾去廣東台山尋根,造訪自己的祖籍之地,在傳統文化中獲得扮演中國女性的靈感。雖然她土生土長在美國,卻能通過肢體語言、發型和衣著來準確表達中國女性的意識。



同時,她的現代女性的“叛逆”形象,也成為當時正在覺醒中的不少中國女青年所追求的榜樣。1938年的電影雜誌把她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中國女孩”。


 

這是2004年美國出版的黃柳霜傳記:


* * *

著名美國華人女性之二:21歲成名的耶魯博士
著名美國華人女性之一:上了郵票的華人名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