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歲月(1)抄家的幸存物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6-07-20 05:44:23

原來是在寫一些孩子學琴的過程和體會,想到作為家長,我以前的學琴經曆和對音樂的喜好,應該和引導孩子有很大的關聯,於是先記錄自己的,分三次貼。

*****

 我的鋼琴歲月(1):抄家的幸存物 

 

大約六、七歲的時候,有一天,舅媽拎著一隻大網袋來我家,說是給我帶來一件禮物。

網袋裏是一架用毛毯包著的兒童玩具鋼琴。直至我出國前它還在我家,所以現在還能描述出來:

它二尺多寬,深色的木製琴身;頂上的蓋板沒有了,四條腿斷了一條;共有兩組琴鍵,其中缺了一個D 健,像張開的嘴裏掉了一顆門牙,但下麵仍剩一小段木頭,按一按,還是響的。

鍵盤上方的音箱板上,有用金漆印的兩個胖嘟嘟、笑眯眯的外國小人兒,一個男孩在吹喇叭,一個女孩在彈豎琴,周圍是一圈纏來繞去的長青藤。

在我童年的想象裏,這個圖案上的外國小人就是幸福快樂的化身,因為他們不僅天天有奶油蛋糕吃,門門功課考100分,而且他們會彈豎琴吹喇叭,隨時隨刻,隻要他們願意,就能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讓周圍的人偏偏起舞。

我在網上找到一張玩具鋼琴的照片,除了音箱板的圖案以外,和我那台非常相像:

長大後才知道,這架玩具鋼琴是表姐小時最喜愛的物件,是文革抄家的幸存物。

舅舅是個資本家,文革期間有紅衛兵幾次光顧他家,砸碎很多“四舊”,抄走不少“剝削來的財物”。

那些還在讀初中的紅衛兵,自己也是小孩子,看到有趣的玩具就一件一件地玩下來,玩夠了,就朝地下一摔,或用榔頭一敲,以滿足他們的破壞欲。有個紮兩根小辮的紅衛兵,在小鋼琴上亂撳了一陣後,把大拇指伸到D鍵底下,使勁朝上一掰,“門牙”就斷了;隨後,拎起鋼琴的蓋板,把它朝牆上用力一扔,蓋板就掉下來了;臨走前,大概還嫌不過癮,又狠狠地用榔頭敲掉了一條腿。

那天還來了一批人,搬走了舅舅家的大鋼琴。

我母親年輕時跟著一個白俄老太太學過鋼琴,勉強也彈到了 “少女祈禱”的程度。隻見她把兩手放到玩具鋼琴的鍵盤上,左手三個手指一齊按按,右手五個手指像燕子翅膀那樣飛飛,就彈出了“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也是我在這架玩具鋼琴上彈出的第一首音樂。用右手的食指彈的。

但是很快就不滿足了,因為“洪湖水”的音域比較寬,每次彈到最高和最低處,琴鍵就不夠用了,隻好跳過這些音符,心裏那個窩囊呀!

我要一架真正的鋼琴,我還要有人教。

(待續)

殷承宗演奏的《洪湖水浪打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