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姐弟仨:牽著你們的小手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6-02-20 10:48:18

幾年前,我家斜對麵搬來一戶人家,五十多歲的夫妻,還未成年的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典型的專業人士白人家庭。

不典型的,是她們三姐弟全是領養來的。

更不典型的,是從同一個生母那裏先後領養來的。

孩子是破冰船,在學校和街上認識了,很快交了朋友,放了學在一起玩。我們和羅伯森夫婦也互相熟悉了,覺得很談得來,就成了朋友式的鄰居。我也就慢慢了解了這三個孩子的領養過程。

羅伯森夫婦三十大幾相識結婚,不久就發現生育有困難。他們都很喜歡孩子,想想自己年齡也不小了,想快快建立一個家庭,也不去嚐試什麽試管嬰兒了,決定直接就去領養。

他們去了市裏舉辦的一個領養交流會,有些像行業展銷會,政府部門、私人領養機構、社工和家庭,可以在那裏谘詢和交流信息。羅伯森夫婦在每張桌子前停留了一下,收集了很多名片和資料。

在一家私人領養機構, 他們被一張照片吸引:兩個緊緊偎在一起的小女孩,金發、綠眼,很瘦、沒有笑容。

他們對這兩姐妹很感興趣,想想,本來就打算要領兩個的,一次解決問題不是很好嘛,還是姐妹。大多數領養家庭不會同時收養兩個,拆散一對姐妹也似乎不忍心。

回家後,他們就和這家領養機構聯係了,從此踏上了做領養父母的征途。

這對姐妹的母親,是個很年輕的未婚媽媽,生第一個的時候還在念高中。生了第二個後,男友就遠走高飛,不知跑到哪裏去了。這個媽媽高中沒畢業,在自己母親的幫助下,勉強把孩子養到四歲和三歲。由於心理疾病和酗酒的問題,社會工作者認為她不適合做母親,最後說服她把孩子送出去讓別人收養。

領養也要排隊,求多於供。辦好各種手續後,一般要等兩年左右。但因為這是兩姐妹同時領養,情況特殊,他們等了不到一年,兩個女孩就順利地領到家了。

羅伯森夫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為人父母的生活中去。因為孩子還小,建立感情並沒有很大困難。隻是孩子表現出一些不很尋常的習慣和性情,例如四歲的姐姐有時會像大人那樣氣勢淩厲地管理、教訓妹妹;而妹妹則特別愛討好小朋友,她為了讓別人接納自己,把自己最好最心愛的玩具拿去送人,而且不管別人對她如何,她一律逢迎,叫幹啥就幹啥,簡直到了赴湯蹈火的地步。

羅伯森夫婦對孩子的生母有所了解,知道這是她給女孩們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好在他們是十分認真、耐心的父母,把這兩姐妹當親生女兒一樣,對她們付出了極大的愛心,以及時間、精力和金錢上的投資。不過兩年,孩子心理上、生活上都很適應了,是兩個快快樂樂的正常小女孩,在學校裏也和同學融合得很好。羅伯森夫婦非常滿足,覺得這個家庭很完美了。

過了五年,她們分別九歲、八歲的時候,有一天,羅伯森夫婦接到領養機構社工的一個電話。社工告訴他們,兩姐妹的生母又有了一個四歲男孩要送出去領養。

原來,這個女人在送走了兩個女兒後,又和另一個男人同居,生了一個男孩。這個男人倒沒有離家出走,但沒有工作,且有犯罪記錄。這次外婆把孩子接了去帶,但不久外婆得了病,帶不動了,而生母已經證明自己是個不合格、不負責任的母親,連她自己都清楚不能保留這個孩子了。

社工的意思, 是想聽聽羅伯森夫婦怎麽說,會不會考慮再領養一個?

打完電話,夫妻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有靈犀一點通,不說一句話就知道了對方的想法:這個男孩也要了。

……

羅伯森夫婦牽著這三雙小手,已經走過了近十個年頭。現在大女兒在讀大一,學化學專業;二女兒12年級,計劃學法語專業、以後當老師;那個小弟弟從小聰明過人,三年級的時候被測試確認為“天賦兒童”,因為附近學校沒有天賦班,羅伯森夫婦把他送到很遠的一所私立小學,每天來回開車一個半小時接送。

有趣的是,他們的長相和領養父母越來越像,都是高高瘦瘦的,和媽媽一樣戴眼鏡,頭發顏色也和媽媽的一樣。

我很熟悉這姐弟仨,快樂、聰明、禮貌、上進。每次看到他們我都想:親情真的不止於血親,哪裏看得出他們是出自另一個娘胎的骨肉?

(網上照片)

音樂:C. Norton -- Country Senti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