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是一件好事
文章來源: 荔枝1002016-02-08 12:27:36

相信做父母的,大都有過這樣的經曆:

1)因為發脾氣而深感後悔;

2)恨不得把自己五分鍾前對孩子說的話一鍵刪除;

3)暗暗擔心是不是永久傷害了孩子的心靈?

我認識的很多親友、家長都承認犯過這種錯誤,而且都說“很慚愧”!我也是。

做父母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覺得最難之一在於如何調整自己的習慣、情緒和做人的態度。畢竟我們都是人,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達到完美。

我想說的是,對孩子來說,不完美可以是一件好事。如果你老是刻意地為孩子作標準榜樣,我敢肯定,首先是你做不到,而且你的孩子也會覺得他永遠也跟不上你。

當她還是個剛學走路的嬰兒,她就知道了什麽是不完美:她會一次又一次地跌跤、撞痛腦袋,但她會搖搖擺擺繼續走,改進自己的步子和平衡,她的自信心會一點點增強,她也會從這個經曆中吸取很多教訓。

以後她接觸的很多人、很多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她必須一點一點地學會調整自己,或力圖去改善不完美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和不完美的人或事物和平共處。

孩子不聽話,發脾氣,無止無盡地哭鬧。我勸哄一陣,終於忍無可忍,開始提高嗓門嚴厲訓斥。事後我知道,孩子的哭鬧很可能來自更深層的原因和需要,我大喊大叫是不對的。我心裏滿是悔意:這下傷了孩子的心了,我不是個好母親,連情緒都控製不住,我給孩子作出什麽榜樣?

可幸的是,這種母子關係暫時的破損,是完全可以補救的。我會給她一個長長的擁抱,告訴她:“媽媽後悔了,不該說話那麽大聲,媽媽不夠耐心。這樣,媽媽把話再好好說一遍行嗎? …… 其實這才是媽媽想說的 ……”  然後我花一些時間,和她一起做一些她喜愛的事情,例如朗讀一本書、一起烤餅幹、下一盤棋。

孩子在這個日常事件裏學到的東西有好幾方麵:

1)媽媽不完美,她也會發脾氣,因為她也是一個人,也有情緒。

2)我也會發脾氣,我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

3)今後我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不完美的人,我要學會如何和他們打交道。

4)應該承認不完美或錯誤,並且想法糾正或挽救,比如道歉、安慰、重做一遍、今後改進。

作為母親,我從這件事裏學到的是:

1)我不是個完美的媽媽,也不可能完美,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給孩子做榜樣,往往不是通過完美,而是通過補救我的不完美。我既然做不到永遠不發脾氣,我就要盡量去道歉、解釋、補救、吸取教訓。

3)孩子成長,我也成長;如果我不完美,我就有成長的空間。我要放下心態,並努力改進自己。自我完善不是目的,而是一個不斷進行著的過程。

畢竟,如果我從不犯錯誤,從不道歉,孩子從哪裏學會道歉、原諒、寬容、適應、和不完美的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