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路遇貴人 (原創)
文章來源: SCAPE2015-04-20 09:22:00
甄理達  美國華人執業醫生協會(SCAPE)會員

一九九五年的三月,紐約州仍然寒冷,沉浸在早春冰雪世界中。黃昏的夜色中,西點軍校的路標指引著我們來到一家很便宜但簡陋的旅店。

接待室牆上掛著一個破舊的鍾表,室內灰暗的燈光和陳舊的家具,讓人覺得恍惚回到了“舊社會”。 一個亞裔老婦人,帶著老花鏡接待了我們。

辦完手續,她帶領著我們去房間。她臉上的皺紋和微微駝背的背影說明她至少七十歲的年齡。拿出一串鑰匙,老婦人口中數著“1,2,3,,,”。我這才意識到她是個中國人。

聽說我們也是中國人,老婦人很高興,邀請我們到她家裏去坐坐。穿過旅館的後院,很快就到了她的家。後院裏滿院子都是曬洗晾幹的白色床單,在風中獵獵作響。

坐在冰冷的客廳裏,老婦人招待我們她親手做的饅頭。我咬了一口,酸酸的,顯然用堿不足。

老婦人問“你們來這裏做什麽?”,我告訴她我是來參加西點軍校室內業餘短跑道速滑比賽的,“您為什麽在這裏開旅館呢?”我問道。

老婦人娓娓道來她的來曆。她出生在台灣,讀過醫學院,立誌要當一個醫生。不料結婚後便操持家務,相夫教子,後隨丈夫來到美國。她帶著三個孩子,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務。後來孩子們都大了,丈夫也去世了。她便出去找了份工作,但一直想圓夢,做一個醫生。

她一麵工作一麵準備考試。然而她那是已經近五十歲,又沒有臨床經驗,考美國醫生執照談何容易!她一次次考試,一次次落榜。她的老板和同事們常常會嘲笑她,親友們也都勸她不要再折騰了

她卻頑強不息,終於在她52歲那年通過了美國醫生執照考試,開始做住院醫了。那天看著老板一副吃驚的樣子,她壓不住的喜悅和驕傲對老板說”我辭職了!”

後來她做了將近十年的心理科醫生,然後退休了。

世事難料,她的小兒子卻不務正業,沒有工作。老婦人把畢生的積蓄都拿來買下這家旅館給孩子做生意。不成器的兒子整天在外胡混,她還得為兒子操持這份行業。

她的故事對我來講是很震撼的。那個時候我來到美國已經十年,已經拿到生物學博士,正在為自己的前途憂慮,在繼續做科研還是做臨床醫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已經接近四十歲的“高齡”,舉棋不定。

我沉思良久,抬起頭問她:”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你是否會走同樣的道路?“ 老婦人堅定地說”我一定會的!“

這句話在我心中咯噔一下,我忽然間變得特別明白了,也通透了。從此我頭也不回地奔向了從醫之路。

二十年來在行醫之路上我經曆了許多坎坷,痛苦,掙紮和委屈,也得到喜悅,安慰,和成就。我感謝那個不知名的老婦人,是她的故事在冥冥之中指引我的方向,在激勵著我咬牙完成了內科住院醫和胃腸道專科的培訓,找到了自己喜愛工作。

我終生都感謝她。

年齡隻是一個數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