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坐、站樁和舌抵上齶
文章來源: ephd2022-05-09 09:23:11

人生病了,隻要是能經過治療完全恢複的病,無一例外都是因為人體的結構發生了歪斜。具體怎麽回事,解釋起來很麻煩,我就不說了。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手痛或者腳疼,你去輕輕摸摸疼痛的地方的皮膚或者皮下組織,一般來說局部組織是不能動的,實際上那就是組織結構發生了錯位,或是被拉太緊了,或是卡住了,隻要恢複後,能動了,就可以不痛,如果是軀幹部分,那就可以不病。

上麵說的是痛和病的原因,站樁和打坐之所以可以對身體有正麵影響,就是因為它可以幫助人體恢複,或者部分恢複錯亂的結構。而被卡住或者旋轉錯位的結構隻有在最鬆的狀態才有可能被複位,而達到最鬆的姿勢,站樁的微蹲姿勢和盤腿而坐的姿勢是首選。

為什麽微蹲,因為這個姿勢髂腰肌是處於放鬆的狀態,所以腹部和下腰的肌肉張力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腹部是處於放鬆的狀態。腹部放鬆了,骨盆才能放鬆,下半身就放鬆了。隻要站的位置對了,大腿上的肌肉是不會緊的,同樣第五趾骨在這個姿勢是輕輕下壓的,就可以讓每塊腳骨都可以滑移,腳上的肌肉也可以鬆下來。微微含著下巴,可以讓後勁的肌肉放鬆,這樣頭上的胸鎖乳突肌就沒有被梗著,頭皮可以有機會放鬆,以此類推。

舌抵上齶不過是讓你牙齒不要咬著,這樣咀嚼肌就可以放鬆,也是為了頭部放鬆。如果自己微微張著嘴也可以,但是這個動作會讓其他地方有點卡,隻有舌抵上齶這個動作可以讓下頜部分的肌肉全麵放鬆。

光鬆還不行,沒有引動,錯位的肌肉和結構依然不會複位,這個引動的力量就是呼吸。站樁、打坐隻不過是在人體最鬆的狀態下盡量把勢放對,通過呼吸的作用讓身體沿著骨架重組,就這麽簡單,沒有什麽玄妙的,是實實在在的物理變化。

有師父帶著很重要,因為師父可以看到和摸到你哪裏沒有鬆,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鍛煉的姿勢也不一定完全一樣,這個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