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讓下一代學中文及中國傳統文化?
文章來源: DoraDora20082017-01-22 23:40:07

不時聽到有些海外華人反對中國傳統文化,完全否定儒家文化,認為傳統文化都是糟粕,不值得學習,應該全麵擯棄。難怪有人認為不值得讓下一代學中文,網上還有關於第二代移民ABC缺乏自信的討論。

作為移民第一代,我倒是對自己的文化背景感到很comfortable. 特別是在國外生活時間漸長,越發感到中美兩國,兩種文化其實是各有所長,更多的隻是不同而已,而不是一種文化絕對全麵先進於另一種文化。我完全沒有自己是從一個落後文化出來的感覺。美國人如果問到我關於中國文化和生活方麵的問題,我會很高興給他們作解釋。即便他們問我一些,有些國人會覺得丟臉的問題,比如中國人吃狗肉啦,我也不會感覺有任何的不好意思。生活習慣不同之處,解釋一下就是了 - 雖然生活裏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類似問題。

曾經碰到一個中美混血同事,一點中文也不懂,四十多歲的樣子。我當時很驚訝地問他(也是我當時剛來美國不久,少見多怪),你媽媽為什麽不教你一些中文呢?他說他小的時候,做中國人並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多麽幸運,我們現在已經不是這種情況了。

談到儒家與道家。儒家是入世的哲學,說人是社會的,政治的動物,講究人在社會中的關係和應盡的道德義務。老子道家是出世的哲學,講究個人主義,無為而治。道家思想都是圍繞著全生避禍這一中心,如何不讓自己受到外界傷害,從社會避入山林不夠,那就知常,掌握萬物變化規律,還是不夠,那就提升思想境界,天人合一,就是最高境界能與宇宙永存了。

中國古代推崇儒家,因為符合當時農業國地理經濟環境,是有積極意義的。任何哲學,都有一部分隻適合當時社會,還有一部分是永恒的。孔子儒家思想也是如此,不會到今天就完全沒有正麵意義了。至於儒家強調愚忠害人,曆史上統治者總要twist和 取用其中有用的部分為他們服務啊。孔子說名和實要相符,比如君應該守君的道德,盡君的義務。如果不然,則他隻是名義上的君王,不是實際上的君王。孟子說得更激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說如果一個君王不具備君王的道德,則人民在道德上有革命的權力,殺死君王也不算弑君。孟子的這個思想,在辛亥革命和民國創建中發揮了巨大影響 - 除了西方民主思想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小孩子學中文,不一定就要全麵學習儒家思想,畢竟哲學還是太深奧了些,再說其中部分已經不合時宜。要就選其中一部分還符合當今社會的,介紹給小孩子就是了。比如孔子說,君子盡到自己道德上應盡的義務,不計較成敗,就不會患得患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君子坦蕩蕩,永遠快樂。我覺得這個觀點,我們現代社會也在講啊。有些事情你去做不是為名利,而隻是因為I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總之, 我個人認為中文不是象有些人說的那樣不值得學,傳統文化也不是全盤糟粕。至於個人怎麽選擇,是個人的事了。畢竟第二代從文化上來講,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他們學中文不是為了能變成跟我們一樣的, 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小孩子學中文,是為了多掌握一個工具,一把鑰匙,可以自由穿梭於兩個國家,兩種文化之間。更何況從功利來說,中國日益強大,中美之間合作少不了,對小孩子將來前途也有幫助。我們自己會中文,有那個便利,何樂而不為呢?

自薦博文

不想生孩子的人就自私?

記憶中的那些無上美味(懷舊貼)

大家為什麽喜歡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