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的門派
文章來源: 海尾歸2017-03-21 14:42:52

從悉尼做火車回來,好處是不用手握方向盤,和其它車技比我好的人鬥車技,另外的好處,當然是自己的獨處的時間。一杯火車上賣的袋泡的咖啡,一本書或者雜誌,車窗外的田野和牧場裏的馬匹,牛和羊,整一個移動的風景。

偶然讀到這位專欄作家,寫自己是吃貨,特別喜歡比薩餅,而且獨鍾那種火腿加菠蘿的一味。有次在米蘭的酒店叫送餐,火腿加菠蘿,來的比薩餅隻有火腿加芝士,上麵一個紙條:

親愛的客人:本店是傳統的意大利餐廳,在比薩餅上放菠蘿,無異於是要奪走我們的榮譽。恕難從命。特此。

該專欄作家接下來就說,她作為“資深吃貨”,理解之餘,“我是吃貨我有理”,仍然喜歡她的火腿加菠蘿比薩,而且“不喜歡傳統比薩的番茄漿”,喜歡千島醬的。她最後一句,說:

要吃千島醬火腿加菠蘿的比薩,你隻能來香港才能吃上啦。

讀到這裏,我不禁笑起來了。原來這吃貨,也是分了門派的。

說到門派,先得把中英文拿來寫一下。

一直認為這“吃貨”二字,和英文裏的Foodie是有差別的。中文裏直接歸入的所有so-called“吃貨”的範圍裏,直接導致了吃貨門派的分野。

(各門各派不分先後)

“隻吃不做”派:顧名思義,就是好吃,又“眼高手低”一派。最拿手的代表菜:番茄炒雞蛋!

“大江南北”派:就是為了吃,走遍大江南北,非要吃到正宗的某某名吃,兩腿細長,兩腳超大碼的鞋。最拿手的代表菜:煎餅果子麻辣燙配燒鵝!

“五洲四海”派:走遍了世界各地,飛機高鐵自駕加郵輪,旅遊和美食絕搭。運動雖然不內行,和代表作可多:意大利麵法棍包西班牙海鮮燴飯。

“自力更生”派:喜歡吃,就做!搜遍了大小食肆,嚐到了最愛,自己動手,要吃隨時有!代表的菜:啥都有!從沙河粉,小籠包,辣糊湯,大餅油條,到火鍋肉夾饃拉麵,從新加坡炒飯,漢堡薯條,到布丁芝士葡萄酒,樣樣齊全,愛吃啥就是啥。

“單純動手”派:喜歡做,吃得象小鳥的。健康原因,免糖也好,總之吃貨成了“製貨”。拿手的有:大餐!樣樣俱全的整桌。

你想啊,要是你是這後幾種的吃貨,犯的著要去香港,才能吃上那勞什子千島醬的菠蘿比薩餅麽?

附本吃貨做的 阿根廷南瓜芝士派(另方子)

大家一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