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對的又能怎樣
文章來源: 海尾歸2016-02-12 12:19:23

愛因斯坦是對的又能怎樣

這幾天都是關於科學家們探測到引力波,證明了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言.作為本科是物理的本人,是開心.為他們的科學領域的不懈追求,終於有成果感到高興.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往前又進了一大步!更多更多的可能,也許就在地平線上.

 

    相關文章,可參考文學城文章: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將引發天文學革命(組圖)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2/11/4960198.html

 

本來想,就以留言的方式,寫一些自己的看法,後來覺得放在博客裏,可以不斷編輯和修改,同時朋友們還可以發表意見,遂決定寫這篇文章.歡迎留言,發表己見.

 

首先, 引力是一種物理上講的”弱力”,是相對電磁力的”強力”而言的.傳統物理上講它的”萬有引力” 的作用效果,不因為距離遠而弱,因為還和物質的質量相關.換句話說,象宇宙裏巨大質量的黑洞之間,很遠地,引力的作用也很大.這樣一來,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在愛因斯坦提出這個理論後的100年後,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觀測得到.相比電和磁的力,我們日常天天都碰得到.

 

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對引力的理解,未來會為人類”打開天空之門”做了一個開始的開始的N個開始.這點相信大家不會有太多的異議.問題卻出在了,這之後,會咋樣.

 

現在,轉過頭來看一下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時間表吧.

 

撇開現在還沒有肯定的”史前文明”的年代,這裏隻做粗粗的計算.中國說5000年的文明史.下麵是這樣計算一下:

人人(平均)25歲的時候生第二代

100年裏是4代人

1000年是40代

所以,5000年大約也就是200代人

再有個5000年文明,人類社會也就才400代人

 

計算這些數字的原因,是要看一下我們的科學技術還能發展到如何的高度,以至於我們能從” 探測到引力波”,發展到”控製時間和空間”,從而”打開天空之門”.

 

古代瑪雅人,他們的日曆,據說用很大的計量時間(千年單位).可沒有幾百年(或千年),他們也就是一片的遺跡,無處可尋了.古埃及,巴比侖的史前文明同等的結果.

 

反觀人類社會總體的發展,科學的功勞是不能忽略的.問題是人類的”好奇心”往往指向一些個”牛角尖”上去.從古代帝王尋找長生不老藥開始,到現在的登月,登上火星, ”打開天空之門”,花費的人力物力,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現在來麵對一下現實吧:

人類在地球上,也是過客,而非主人.

萬年前的地球,沒有人類.萬年後的地球,還是沒有人類.

宇宙的空間計量的最小單位是,光年.

宇宙的時間計量的最小單位是,萬年.

 

好了,讓我們人類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吧.我們的存在,在宇宙中隻是”打了一個響指”的時間.即來了又去的那種.那既然如此,那人類社會應該做些什麽呢?

 

這才是本文要講的.

 

對一個臨終的人來講,最重要的是什麽?

記得有位護士這樣說:就是生活的質量.這種看法展開來講,就是減少痛苦,改善生活,精神愉快,等等.

 

拿這個來類比,看看現在人類社會都在做些啥.

 

環境汙染,戰爭,饑餓,貧窮,難民;

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有錢搞宇宙探索,沒錢賑濟貧窮和災難;

有錢買武器,沒錢救災民;

 

相信上麵的列表可以很長,但各位一定會說:”難”.

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結論

人類未來再出10個愛因斯坦,這天空之門在打開之前,恐怕人類本身已經是一堆廢墟了.還能咋樣?

 

(文完)13-02-2016

未來不定時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