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 運河故事
文章來源: 海尾歸2015-09-22 19:59:15

旅遊是件蠻個人的事,有時計劃不計劃也不重要.這次來阿姆斯特丹,就不是事先的安排.在巴黎公幹時,多出了一個周末(外加之後的周一),一時間的興致,買了KLM的機票,就來啦.臨行給阿姆斯特丹的朋友隻發了個短信.

荷蘭是一個以海洋為家的國家.連土地,也大部分從大海,經過幾個世紀的圍海(打壩),抽水,幹地,去鹽堿,之後變成耕地的.再在之上建立家園.許多的城市,都是建在一些不適合耕作的沼澤地上的, 阿姆斯特丹就是之一. 荷蘭的航海,運河,水上建築,水上搶險救援,港口,都是在世界上領先的.記得多年前廣州番禺的火車站(廣州南)及換乘樞紐,國際招標,也是荷蘭設計公司中的標,原因是開發的地塊也是沼澤地--水網密布. 荷蘭公司可能對水上建築的理解和運用勝別人一籌吧.

以輪船為設計的樓,頂上是階梯廣場.

由於沒有專門的行程,這個周末就成了我放鬆的幾天.四處走走,街拍,歎下午,和朋友敘舊(catch up).住在運河的邊上,靠近市中心的一個單元裏.講是單元,其實是個4層的Townhouse.

據說阿姆斯特丹的房產的市政費用是以房產的麵向街的正麵寬度的大小來計算的,所以許多的房產都是有窄又高的--充分利用土地吧.

許多house都窄到了家具搬不進去的地步,這樣一來許多的單元的屋頂都設置了吊機的葫蘆頭,直接把家具吊進樓上的房間,走窗戶!

不過窄雖窄,但地段就沒得比啦.開窗見到的是這.

樓下是這.

走幾步路上橋,是這.

街上.

逛去了當地有名的性博物館,大批的雷人的展品.一點也不cool.後來就坐下來咖啡,看人來人往.

露天的WC,遊客的救命恩人.

還有運河上的人家.

雖然阿姆斯特丹整個市區都在一片水網之中.運河密布,讓人聯想到中國的蘇州,但城市的風格完全不同.要是不想走路,船遊也好.

一晃兩天好快.周一離開,隻寫了紙條給我的朋友:下次來阿姆斯特丹,在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