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德和單身一輩子的姑母Pam(英倫記6)
文章來源: 海尾歸2015-08-23 17:42:33

切德(Cheddar)其實是另一半的”第二故鄉”,原因是爸媽都是因為RAF(英國皇家空軍)而結緣.二戰時祖父已經是戰鬥機長了,父親年輕加入空軍成了一名教官,經常前往遠東地區(新加坡香港),阿拉伯半島(亞丁)和埃及.母親是RAF的地勤,做補給和物資集散.戰後才結婚.這點和本人的父母親類似---共同語言吧.

外祖父一家在切德的農場.

時,祖父一家從肯特郡搬來,外祖父也在女兒婚後”隨女兒”從北方的蘇格蘭遷來,在切德置辦了農莊,主要是養牛羊和果園. 切德在戰爭年代是個富足的地區,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象轟炸),大概是因為”前方都是在英國東部的麵對歐洲的東麵吧.那時候的英國,在納粹的野蠻進攻下,是顯示出高度的”攻不破”的力量的.全民上下團結一致, 切德在那時是前線的”糧倉”---食品全部是”車裝但鬥不量”地運往前線的---這是姑母的原話,本人翻譯一下罷了.

那晚和她老人家晚飯,我們幾個”戰爭迷”聽她的故事直到半夜也不肯散去.那晚吃了啥一點都記不起來啦.送了她一套中國出的56個民族的郵票(套票),喜歡見到她開心的樣子,其實她也是為另一位集郵的朋友收集的,小小的禮物罷了.

切德的名頭最大的,恐怕是切德芝士了.早年切德出產的芝士,出口全世界,因此所有的這種款式的都被稱為Cheddar Cheese,該名一直沿用至今---人家也沒有象法國人那樣,就是不準你叫”汽酒Brut”香濱.這裏法國人顯得”小器”了點.再後來, 姑母說切德現在也不是切德芝士的主要產地啦.

本地的切德芝士

另一半的外祖父,是個典型的農場主.不苟言笑,更不樂意拋頭露麵.有次切德芝士要做廣告, 芝士公司堅持要拍一張他和家人一起”其樂融融”用刀切芝士的像.擺弄的一老會兒,還是別人一臉的笑,就他緊繃個臉.姑母說,就象人家要搶他的牛似的.

切德鎮上的小溪.

切德的另一個”亮點”,大概算是切德峽穀(Cheddar Gorge)和那裏的兩個山洞了.本人對洞的旅遊興趣蠻一般的,也就沒有去.在街邊的Café外一坐,聽大家講故事,也是很高興致的事.

往前去就是切德峽穀了.滿路上停的都是車.

好啦.德文郡茶餐(Devonshire Tea)上來了,這也是一款全世界都能享用得到的美食---你也不必一定要到德文郡去(雖然德文郡離此以西已經不遠了).

德文郡茶餐(Devonshire Tea).

姑母雖然在威斯敦度過了她的兒時,和少女時代.但她的一生是有故事的---這從她老人家終身未婚便能了解一斑.那時後,他有遇上自己可心的男人的,唯一的”問題”是,她是非常”熱衷”Protestant新教(亨利八世1491-1547為了能二婚而絕列羅馬教庭而創建的),但男方一家都是”水火不相容”的Catholic天主教徒.兩人如果要在天主教堂舉行婚禮的話,姑母是一定要”換教”的---就是轉信天主教.她和家裏是”死活不肯”的.從這一點上來看,可見當時的兩個教派之間,是多麽地”拔弩弓張”的了.這也是為啥愛爾蘭兩教相鬥,流血了那麽多年的原因.後來,這婚當然是沒有結成. 姑母也因此抑鬱了許多年,以至於終身未婚.她從未再提起過那位男士,而我們小輩也不願意觸到她的痛處.其實我們都覺得,怪一個男人(和他的教派)有點不公平---換句現在的話來講”私奔”,也未必就不是個好的選擇.老一輩人的選擇,我們哪裏能全部了解呢.

後來Pam去了非洲,去了讚比亞和坦桑尼亞.是同一眾教會的醫務專業的人們去的,在那裏的醫院手術台前任護士長.這一去就是20年.當時Weston-Super-Mare市醫院的主治外科手術醫生Cooper醫生的兒子,同另一半的姨結婚成了姨丈.姑母就是在那任手術室護士的.沒有想到外像”普通”的姑母,在大街小巷都沒有引人注意的這麽個”老太”,也是做過如此讓人素然起敬的事跡的一個人.從這裏,我們能了解到,其實許多的人,曾經也是”轟轟烈烈”地,卻生活的平平常常的.根本就不會,也沒有想過到處去宣揚的.

再那非洲的多年以後,Pam回到了英國.又因為那時加拿大特別缺高級的護士專業人員,她又再此打好行李,遠赴多倫多.這次一去,就做到退休啦.所以到現在,Pam還是在英國和加拿大之間跑來跑去的---是兩邊都有”福利”(即退休金),是件好事啊,我們說.

傍晚臨行前,我們邀請了Pam等南半球的夏天,去澳大利亞探我們.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下一站就又該是倫敦啦.

幾次去,都有很多的發現,等到那,發些好的圖,與同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