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商場的門:開還是不開?--法國生活隨筆
文章來源: sysyphe2015-01-24 11:06:19
最近法國新上任的經濟部長馬克宏提出的旨在重振國民經濟的眾多改革措施中,引起爭議最大的一條,就是周日商場開不開門的問題。根據法國1906年的一條法律,商場一般是被禁止周日營業的。說例外也有,比如說遊人永遠如織的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店鋪;或者那些維修裝潢(bricolage)的商家,Castorama等,對於將敲敲打打幾乎納入到民族文化裏的法國人來說,這實在是深得人心。而普通的商場就沒有那麽幸運了,哪怕你是位於奧斯曼大街的春天百貨還是老佛爺商店,警察局一年隻批準五個周日營業,通常是節前節後。如今馬克宏部長提議,將五個周日擴大到十二個周日。

法國各界對這一提議的反應那真是熱烈啊。來自經濟部長自己政治陣營中的抗議和反對黨(少見的)讚同相映成趣。比如裏爾市長奧布裏夫人專門在“世界報”發署名文章,指責周日開門將對商場職工的家庭生活造成傷害。她和馬部長同為社會黨大佬兒,也不怕這樣做會有相煎太急的嫌疑?工會和雇主協會又哪裏肯做壁上觀,爭先恐後地各抒己見,好不見仁見智。至於孰是孰非,這個論題太大,暫且讓那些議員們去討論,我這裏隻想說說為什麽周日商場開不開門這個在中國根本就不是個事的事兒怎麽會在法國引起這麽的波瀾。

記得我剛到法國時對周日商場關門百思不得其解,好不容易周末休息,大家有時間去花錢去買東西,商場關門這不是將財神爺往外推嗎?後來呆久了,體會到周日在法國人生活中的意義,也比較理解為什麽商場周日要關門。

作為歐洲最早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之一,法國常自稱是“教會的長女”(la fille ainée de l’église)。2013年,法國政府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結果引來據說幾十萬人上街抗議,參加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天主教信徒。同性婚姻已經在很多西方國家得到承認,如英國荷蘭瑞士德國加拿大,而在一向以特立獨行自倨的法國居然遭到這麽大的阻力,可見天主教的影響依然是源遠流長。因此,如果說最初周日就是“主的日子”(le jour du seigneur),現在它已經被賦予新的含義,成了一家人享受生活的神聖時光,工作應被撂之一旁。

在法語裏,dimanche, 周日,這個詞的用法可不少。說某人穿著考究,是endimanché,有點將壓箱底的衣服拿出來的意思。如果你開車開得不咋樣,多半會被稱為“周日司機”,因為周日大家都去教堂做禮拜了,街上沒有人,正是練車的好時候。中國有句話,“不能天天過年”,到了法國人這裏,就成了“不能每天都是周日”。在音樂人那裏,如果說周五周六總是與狂歡派對有關(周五有凱蒂佩裏的Last Friday Night, 要周末夜狂熱,首選的當然是比吉斯的Saturday Night Fever), 那麽與周日有關的則另一番情調了。流行歌手拉瓦納(Lavoine)八十年代的一首走紅歌曲名字就是“周日的愛情”(Les Amours du dimanche »), 原來禮拜日的浪漫是那麽可遇不可求。而U2合唱團的“血腥的星期天”(Sunday Bloody Sunday)則沉重地表達了反戰反仇恨的情感。。。

由此看來,周日對人們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休息,更是心靈上的放鬆。反對周日商場開門的一派認為,在物欲橫流的年代,應該為精神留一片棲息之地。如果周日人們在商場度過,人心浮躁,誰還想著要和家人靜靜地共度充滿愛和關懷的時光 ?這不無道理。問題是現在經濟危機,在荷包長期縮水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周日上班好領雙倍的薪水。那些年輕的單身漢學生族也會很樂意去周日的商場打工。根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近60%的法國人支持商場周日開門,可同一項調查也顯示,近60%的人表示自己不願意周日工作!

作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法國的經濟是否會因為開放周日商場拉動遊客消費而有所起色?持懷疑論的人拿德國作反例,看, 歐元區經濟發展勢頭最好的國家周日不也照樣關門?12月初,匈牙利政府更是反其道而行之,宣布打算取消大商場周日可以營業的規定。不過這一舉動被視為排外的政府保護主義,因為被涉及的商家都是國外的,如英國的Tesco,法國的Auchan,或者是德國的Aldi.

莎士比亞筆下的丹麥王子為“活著還是死去”(to be or note to be ?)而苦惱,而法國政府麵對周日商場虛掩的門亦不知所措, 開,還是不開?竟也成了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