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西方長大 --- 23. 高中花絮
文章來源: 國際浪人2016-03-19 14:37:03

進入高中後,兒子對籃球的興致不減,參加了學校的籃球隊。但隻能參加B隊,最好的球隊是A隊。A隊的球員基本上都是一米九十多甚至兩米多的身高,兒子不足一米八,看來職業籃球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了。不過地區聯賽的時候,兒子所在的B隊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也得到過一些獎牌。但畢竟不能代表學校籃球的最高水平,後來B對被撤銷。沒有了官方球隊,兒子找了幾個誌同道合的同學,自己組織了一個球隊,報名參加地區聯賽,竟然也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還上了當地的報紙及學校的校刊。知道兒子喜歡籃球,朋友回國探親時專門從國內帶回了一套黃色的籃球運動服,上麵印有Lakes 和11號球員的標誌,我不知道是哪支球隊和哪個隊員的隊服,但兒子穿在身上,頗感自豪。

因為是男子高中,沒有女同學,兒子班級上最初的幾個朋友自然都是男孩子。經常和兒子到家裏來玩的有戴維、威廉姆、翟瑞等同學。兒子也經常到這幾位同學家裏玩耍,甚至留宿。

威廉姆的父母都在梅西大學工作,我到大學就職之前,威廉姆的爸爸是生物係的一個講師,我入職後不久,這位爸爸就升職為教授,並成了係主任。兒子剛開始到他們家去玩的時候,還需要威廉姆的爸爸來回的接送,因為他們住在較遠的鄉下。後來他們賣掉了鄉下的房子,在大學較近的鄉下新建了一所超大的房子,每個臥室都有自己的衛生間。媽媽與爸爸在同一個係工作,是係裏的實驗員。但他們搬進新宅後不久,父母就分居了,爸爸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女朋友。幾年之後,這位爸爸又成了奧克蘭大學的付校長,不久就成為維多利亞大學的校長,真是如同便戲法一般。現在他在哪裏高就已經不是我的知識範圍內的事情了。有這樣的爸爸,威廉姆的求學路要順暢得多,後來上大學時,自然有很好的勤工儉學工作。隻可惜不知為什麽,威廉姆卻染上了吸毒的不良嗜好,頹廢了好幾年大好的青春光陰。好的家庭背景,如果自己不珍惜,也不會自動的就有好的前程和出息。這裏也可以看出西方教育的另一麵,雖然家境優越,但孩子自己還是要勤工儉學。

翟瑞的爸爸是位很成功的醫生,也是富裕之家。但不知為什麽在兒子高中沒畢業的時候,忽然去世,雖然為妻子和子女留下大筆遺產,但孩子們永遠失去了父愛。

戴維的父母早已離婚,他與姐姐同媽媽生活在一起。當時,戴維的媽媽克裏斯蒂恩剛剛開始一個自己的小生意,專門為兒童設計了充滿兒童情趣的兒童衣櫃門和抽屜把手,找到廠家生產,再找到商店銷售。為了讓兒子也能掙些小錢,克裏斯蒂恩將把手和螺絲包裝的工作讓兒子來做,具體就是將把手和螺絲放到小塑料袋裏,再封上口。好像是封裝一個塑料袋能掙幾分錢吧。這是兒子有生以來的第二份工作,在時間上沒有像送報紙那樣要求及時、緊迫,但重複同樣的操作,很容易產生疲勞感,做了一段時間,兒子就失去了興趣、不做了。但兩個家庭的交往卻建立起來了,因為我們剛到北帕不久,對環境都不是很熟悉,克裏斯蒂恩就開著她的汽車拉著我們到城裏轉,帶我們熟悉公共汽車、附近的公園、到大學騎自行車的近路等等。

克裏斯蒂恩是典型的西方女子,高大、漂亮、豐滿,對中國的文化也挺有興趣的,花了近一萬新元買了兩件據說是中國的古董家具。待我們去過她家後發現,那是老式的五鬥櫥和一件炕櫃,而且木板已經有了裂縫,也說不準是哪個年代的東西,看著很舊。其實年代無所謂,隻有喜歡,他們就認為物有所值,因為他們不是為了炒作升值的。

但戴維好像不是學習的材料,剛讀到十一年級就輟學不念了,回到家裏跟叔叔當學徒,學起了木匠工藝。

也許是長時間將興趣固定在籃球和體育上麵,兒子對文化課的興趣好像不如籃球上心。我記得他跟我們說過的一句話是,他不想做老師的‘寵物’(Teacher’s pet)。在學校,孩子們把那些學習好、深受老師喜歡的學生稱之為老師的寵物。看來這環境和朋友圈對小孩子成長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

雖然對學校課程不太上心,但兒子卻對網頁設計產生了興趣,設計了一個自己的網頁,找到一個免費的服務器,把網頁掛在上麵。網頁的內容主要是NBA的籃球消息,並實時更新,還將自己編輯的視頻、音樂、照片都放在上麵,並關注每天的點擊量。現在來看,如果加上自己的文字,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小公司自己獨立的網頁。

兒子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老實聽話的孩子,但偶爾的發作讓我們感到震驚。那天,兒子正在課間與另外兩個孩子在操場上玩籃球,一個高年級的孩子走過來,又像往常一樣,先搶到籃球,再把籃球給扔向了遠處。這時兒子這邊的三個孩子再也忍無可忍,立刻同時上前把這位‘學兄’暴打一頓,打得他鼻青臉腫,這位‘學兄’欺負他們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好在這次打架沒有被校方發現,不然兒子這邊的三位同學就有可能受到學校的處分。在這之前,他們就有同班同學因為穿著學校的製服在校外打架被學校開除的例子。挨打的學生沒有到學校告狀,畢竟是他欺負人在先,而且他也沒有臉麵向學校報告說自己被低年級的同學打了。至於他怎樣向周圍人解釋他的滿臉淤青,兒子就不得而知了。自此以後,這位高年級同學再也不敢在兒子他們麵前調皮搗蛋了、不可一世了,兒子也沒有再受到任何其他人的欺辱,看來也是件好事。兒子從來都沒有告訴我這件事,隻是偷偷的告訴了媽媽。其實,即使當初我知道這件事,我也不會責怪兒子的,我不主張受欺負無動於衷,但我會要求兒子講究方式方法。

兒子在手工課裏學習了一些基本的糕點烘烤技術,自己從家裏拿了麵粉到學校烤出了小鬆餅,拿回家裏讓我們品嚐,真的不比商店的差。受到媽媽的讚賞,兒子對學習的興致似乎有了一些提升。

兒子還選了一門經濟學的課程,其中的一個作業是,每三個同學組成一創業小組,設計自己的一個小生意,學校給出一天的時間在校園來實現這個生意。兒子也同大多數的同學一樣,隻是從商店裏買來了一些小商品到校園來賣,記得兒子所在的小組掙了三百新元左右。但有一個小組一天時間卻掙了一千多元,他們的項目是烤全羊,再把烤熟的全羊分割成小塊,每塊三元。這個作業的實踐和結果對兒子的震動很大,他承認,雖然我們沒有烤全羊的設備,不可能設計完成這樣的作業,但烤全羊這個獨特的創意確實讓同學們大開眼界。當時我們都很忙,如果有空閑,可以為兒子蒸上幾鍋包子,讓兒子到學校去賣,他的作業應該也會有不錯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