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賭不嫖,不是華僑?
文章來源: 99huashan992015-05-28 11:51:15

據說,有一次林彪元帥問一個新來的部下:抽煙嗎?。 “不抽”,部下趕忙回答。
“喝酒嗎?“,林彪又問。 ”不喝“。
”那你玩女人嗎?“。 ”不,不,不“,部下小心翼翼的回答。
林彪歎了一口氣說:那你活著幹什麽?
 


嫖娼與賭博,很難說是個好的生活習慣,但是嫖與賭都是人類的本性,可以說是源遠流長,絕對不是因為有了華僑才出現的。嫖與賭也不是海外華人特有的,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會賭博嫖娼。其實,嫖和賭幾乎是世界上各民族所共有的毛病,也幾乎伴隨人類社會的存在而存在,表現的程度也不僅因為意識形態上的差異而有所差別。那麽,不賭不嫖,不是華僑,隻是一種善意的調侃,還是華僑真的比其他族裔好賭好嫖?

若幹年前,Z先生可以說是春風得意。從部隊退役的他,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人很聰明也能吃苦,出國以後跟很多新移民一樣,開始在餐館打工,然後開始自己經營。他太太是部隊護士,是他越戰受傷住院時認識的。夫妻二人協力同心,生意越做越大,到後來買下了十幾家餐館。不幸的時,苦盡甘來的夫妻分手離婚,Z喜歡上了賭場。雖然他經常吹噓自己的戰績,也有過一個晚上贏40萬美元的光輝,一年多的時間,餐館賣掉一間又一間,最後分文無剩,又開始去給別人打工。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這樣的例子大概每個人都會認識或者聽說過。有不少人辛辛苦苦打工賺錢,然後又全部捐給妓院和賭場。很多人對此覺得很難理解。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生活,需要發泄,需要證明自己。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上網閱讀寫作,也是一種發泄,一種證明自己的手段。一方麵,我們通過網絡交流,感受別人的情感,也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網絡提供了一個證明自己的平台,無論你證明自己的生活,證明自己的才華,還是維護自己的話語權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娛樂是生活的一部分,隻是每個人選擇不一樣。這個選擇,跟個人的生活水品,文化和愛好有關,很難說誰更高尚。


沒有人喜歡把華僑和賭博嫖娼掛鉤,也反對這種帶有歧視性的標簽。不過,賭和嫖在華夏文化中,並不是一個陌生詞。翻開曆史小說,文史記載,俠客豪賭,文士風流,賭博嫖娼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出國了,這個生活習慣,這個文化習慣當然不會改變。特別是,早期出國的華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語言障礙,很難融於主流文化,生活單調,壓力很大,嫖娼賭博成了一種最容易被接受的發泄手段。隨著華僑人口組成的變化,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文化和消費習慣也會改變,嫖娼賭博不可能消失,但是肯定會減少。華人社區和組織,也應該為華僑文化娛樂和教育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好的服務。

 


雖然沒有任何正式統計數據,華僑涉足賭場和妓院的絕對不是少數。翻開華人報刊,各種各樣的按摩廣告鋪天蓋地,按摩招聘似乎從來不受經濟影響。近年來,更有不少年輕女孩,出國留學隻是一個幌子。出國按摩賣淫,跟出國打工一樣,有了專門為此服務的地下組織。而幾乎所有大賭場,都有針對華人的服務,包括從華埠到賭場的免費大客車,大量招聘華語發牌員,以及增加華人喜歡的賭博遊戲等等,可以說煞費苦心。賭博按摩行業對於華僑的關心程度遠勝於其它行業,就是因為他們看準了”不賭不嫖,不是華僑“?

隨著華僑和國內生活的改善,生活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華人在各個領域都受到更多重視。這其中有值得欣慰的地方,也有值得警惕的地方。賭博也好,嫖娼也好,如果不違法,作為一種娛樂本身不是問題。有些華僑因為嫖賭身敗名裂,有個人性格原因,也有很多是陷入圈套而不自知。比如說,很多華僑被人歧視,沒有社會地位,心理不平衡。很多賭場利用這一點,給某些華人提供貴賓服務,專人招待,贈送免費禮物,讓你感覺他們是你的朋友,給你麵子。其實,他們看重的是你的鈔票,那些花費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與其說他們喜歡你,不如說喜歡你的錢。在你欣賞那些中文演出,中國春節裝飾,和熱情中文招待時,千萬不要忘記人家愛的不是你。自己去玩不是錯,讓別人玩了就麻煩了。


不賭不嫖,不是華僑,賭了嫖了,也是華僑。但是,不要為了賭為了嫖,迷失自己,更不要讓人把自己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