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快樂-遠離小資女(圖)
文章來源: 西方朔2018-01-15 07:21:16

  這些天在下被一個幾乎古董級的詞攪擾,這個詞就是“小資”。

  小資的百度、維基都解釋為 :經濟獨立、追求物質、精神雙重享受、且有點自戀有點迷茫的白領青年國女,

  對於小資這個東東,在下的解讀還不止度娘這麽簡單, 小資不止是上述那種年輕國女的專利,中老年小資也不少,而且,她們似乎也比度娘說的複雜不少。小資這個流行了多年的詞從字麵很容易解讀,就是具小資產階級思想和追求、生長於社會主義中國時期、被窮折磨夠了、被大一統體製和依然很封建傳統的道德約束煩了的,對物質豐富精神自由的西方生活的羨慕模仿追求並樂在其中的人。因為她們是“資”的複製品,和原裝還是有質的區別,是“資”的贗品,所以人們叫她們“小資” 在下一直不怎麽欣賞,雖然在下的同行裏自以為這種人的不少,但我經常不鳥她們和他們。

 小資的主要產地除了上海外,還有各大音樂學院,外語學院和近些年流行的經濟金融等專業。

 小資們的主要特征是有一定學曆和“文化”知識、愛呼吸“洋”氣,當然也會接受流行於中國文人階層的“雅氣”,總之她們怕泥巴味兒怕地氣。所以她們喜歡以超凡脫俗的姿態示人。

  小資們常表現一副自由、浪漫、聰明 、個性、唯我獨尊架勢,還有的多愁善感,花草蟲魚而來的某種感覺都能讓她們淚流滿麵感慨萬千好幾天。其實這些應不算什麽不好,有些在下也難免,寶二爺不也憐惜春妞妞們?,林妹兒不也哭風吹雨打隨流去的花瓣兒?隻是把那些當成某種嘩眾取寵、並把它們往高了架就不好。在今天這個物質至上的時代,她們不分年齡其實活的很飄,很不安。所以,她們大多要依賴有錢的俗男、或和飯碗端的比較穩卻不會浪漫不敢自由、身上還有甚至很濃泥味兒的理工呆混,她們活的該多別扭呀!她們大多不認識或不情願關注柴米油鹽醬醋,茶嘛!某些小資還是不排斥的。所謂“茶文化”“茶文化”,那是有文化的東東呀!文化可是品位的媽,是“資”的本喲!連東洋人都推崇。

  移民到原裝“大資”產地的北美後,在下沒少和我族小資打交道。發現小資們到了“大資”的地盤立馬變得四不像。她們活的並不怎麽快樂、甚至很痛苦。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她們甚至還不如在國內當小資來的爽。在國內最起碼有數億沒見過“大資” 沒條件奔小資或文化水平低的“土老冒”給她們獻上欣賞羨慕呀!到了“大資”的地盤,這些人立馬就感受到“皮袍下麵的小”了。加上同樣到了“大資”地盤的同種又他ma沒一個傻子,“大資”們有幾斤幾兩他們心中跟明鏡兒似的,小資們的斤兩還用算嗎?所以小資們很痛苦。而且那痛苦又是貝多芬肖邦咖啡紅酒隨心所欲的釋放荷爾蒙行動都解決不了的。混中文網華人圈的無奈就是證明之一。

   圖為 美麗漂亮正宗“資”美女,嫁給中國最窮最土的建築工。圖為美麗的她端著海碗在工地和男人一起吃最便宜的飯。看這位洋美人兒再想想我族小資,我唉!

 

   我並不認為現代物質精神文明暫時跑到中國人前麵的西方真的存在中國人尤其是那些追求所謂小資國女認為的那種小資一族,最少今天的她們極少去想那些。這些崇尚“資”的國女眼裏的原生態小資,其實不過是物質先進一步的西方人人家對自己這個族的價值觀、文化、生活習俗等的自然傳承行為。人家並沒把她們的“資”刻意注入什麽要讓人羨慕仰慕的元素。比如給它貼上雅號和高大且上的標簽,更沒有要把她們的“資”的內涵高於其它文化價值生活習俗的意思。人家惜春和悲秋,對人生的苦逼的認識打小就從教堂裏聖經裏父母嘴裏知道了。人家不用鋼琴伴奏,咖啡紅酒燭光也知道人生是有價值還是沒意義、如何有價值或為啥沒意義,更明白自己怎麽活才是有價值有意義、才快樂舒心還不用裝逼煩人。

  在下根本不信端杯二鍋頭、杜康酒就盤豬耳朵,荷塘邊亭子裏一邊望月聽蛙聲蟲鳴,一邊思故鄉的山水或想廣寒宮裏那位仙女就一定比半杯紅酒伴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來的“低小下”。連上帝都不會說咖啡豆和綠茶葉孰優孰劣呢是吧!西方的很多畫家不也在使用中國的墨汁和宣紙創作作品嗎?而且水平不低。大名鼎鼎的梵高不也跑東方的日本去學從中國工筆畫演變成的日本浮世繪? 英國的大衛霍克尼的藝術靈感不也是來自中國的宮廷長卷畫?

   下麵這段,道德模範請繞行

   中國國畫的大寫意裏有中國人的詩,西洋抽象畫裏有西方人的夢;古琴,古箏、竹笛聲對自然對人生百態描繪的細膩程度未必就不如鋼琴薩克斯,某些方麵似乎還要到位些; 優美的輕音樂伴奏下的熱舞完、半杯紅酒下肚後、那粉紅暖暗光裏,男女“資”們什麽老漢推車、觀音坐蓮、倒掛金鉤、背入、側撞、哪怕大膽到懸崖邊來個狼式"嚎"放,而來的興奮和刺激,未必就比小芳沒捂嚴的那半邊臉上的紅暈、和她半推半就、羞迎難拒更刺激、更醉人迷人爽死男人。葡萄架下的月光中、半瓶二鍋頭下肚所產生的詩畫音樂靈感誰敢說一定就比巴黎塞納河畔酒吧裏小資國女們手裏的那半杯紅酒少?雖然據說二鍋頭不如紅酒有利健康,但現在不是在談高大上的“資”嗎?說肉體幹嘛?

     和剩女、小三差不多,小資一詞也是中國特產,雖然在中國國界外的黑白黃棕人眼裏,它不過是一種生活態度而已,包括現在還窮的叮當響的印度菲律賓。為麽子一種生活態度或說品味到了某些國女眼裏就成了比其它要高大上的品了涅?貪、賤、拜金等肉欲作的怪唄!

  小資的起源應該追溯到中國國門被洋人撞開後。也許宋美齡 張愛玲和雲南蔡鍔將軍的知音小鳳仙等應該算比較早期的小資。但這幾位高端小資真有些高大上成分。

 貧弱期的中國,上——廣北、特別是上海地區的洋租界裏洋大人豐足的物質生活和自由豪放的生活方式、還有燈紅酒綠裏的西裝燕尾服、美麗的金發碧眼洋妞們那恰到好處的、能夠凸顯她們豐乳蜂腰美臀翹屁屁既典雅又性感的裝束襯托出的誘人的形象等,把租界外邊苦逼國人國女饞慕的實在難受,於是“資”變成了她們的夢寐以求。所以,後來慢慢吃飽了飯的她們和他們便絞盡腦汁攢了幾個小錢、便開始實現她們久藏的心中之願——奔小資。

    把“小資’當成一種自以為高尚的價值追求或人生目標的人,我真的很不鳥她們。這類人多少都心存奴性,總要把英俊、美麗的西方人的普通生活方式或說活態往高了架,希望無條件得到或不鳥不在意那些的我族人比如在下這類人仰望她們。這類女人時刻愛把自己裝成或端到高大上去。其實她們那樣最少有一半的目的不過是獲取優越感,滿足虛榮心的無奈自High而已。她們再小資再自以為自己情感多麽豐富細膩敏感,情商多麽的高、精神境界多麽的高,我也敢肯定,一個智商二筆級的大陸土豪都能把她們的高和雅滅個七七八八。在下見的多了去啦!想想弄個這種女人做朋友情人或婆娘該是多麽的痛苦、倒黴。傷血汗錢不說,還得傷心傷自尊。有點可憐那些整了個小資婆娘,裏裏外外一把手的理工男!

  在下恐懼小資除了前麵提到的她們那些在下不鳥的思想和行為,還有就是在下覺得她們的“資”料,從物質到精神似乎都很昂貴。從腦袋嘴巴眼睛耳朵鼻子還有身體表皮甚至繁衍所需基本都傾向於洋貨。她們年紀在四十歲以上。(90——00後新生代、人家生根發芽的土壤都是“資”土,她們無論活在國內還是西方,可以說人家都是天然“資”,她們在哪都不會很痛苦,不會有惡心人的舉止、言行和“文”行。)

 所懼怕的 這些生長於中國半工業半農耕時代的四十歲以上的小資國女,得把自己的腦袋洗多久洗多少遍,才能拿捏自己、把自己改造成連自己也相信自己是和資本主義了一百多年的原生態資們一樣的資呀!在下真不敢想那得多難。而且在下生活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這20年、還沒發現多少洋妞是大多數國女小資們自認為的那種小資。雖然人家還是正宗的大資,其實這些中年或以上小資國女追“資”的最少部分動機我懷疑是想借小資這個暫時在中年以上國人裏還沒完全過時的雅號套點利益而已。

   我認為有能力追求小資身份的國人尤其是國女,是最不好交道不容易伺候的一群。尤其難伺候的是她們的腦袋。她們的時間一半被腦袋占去,從貝多芬肖邦的音樂裏的雅元素、憂元素無奈元素、感歎元素荷爾蒙元素各占幾分之幾、到夕陽黃昏悲秋時自己淚珠兒裏花兒被雨打風吹去的成分多、還是和那個一起天天陶醉於小資的男神、世間難得的才子突然表現出不夠“資”了,然後吵架然後散夥導致的傷感成分多!再或者,被和人爭論某畫家作品的某一筆是多餘還是恰到妙處困擾的摔酒杯扔內褲。坦白說,在下眼裏這類人也隻能“小”資了。在下忍不住不得不吹一把殺殺她們的囂張:現在還往牆上掛畫,和在下的境界比簡直是原始級水平。在下早就超前多年,畫筆都扔了好幾年了。為什麽,我的畫布早已換成4D了,整個居住空間和周圍大地就是作品。在下眼裏的的世界、要麽都在無言中、要麽都在罵聲中,隨你牛二還是李耳。反正陽光底下無新事,明白?小資?

    或許因為四川人的腦袋被辣椒辣壞了之故,其民風習俗,待人接物,直率少造作(現在話叫不裝逼)。我們頑固地堅守著某些傳統的道道,但卻大多又不拘泥於傳統。思想觀念不守舊不古板,對於新事物新觀念都持極其開放態度,但他們大多又不輕易信邪,更不輕易鳥某些觀念某些人。率性而活是那裏的地域風。無論是何出身:家世顯赫 的名門、還是山野村夫江河漁家;無論是生長在繁華省城還是鄉村山旮旯都一樣。絕不會有“成都”外全特麽鄉下人的夜郎眼界。所以,  思想活泛,觀念不保守的四川人即便也是漂過洋過過海,見識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他們依然沒辦法去扭捏自己,去羨慕或追求已趨沒落、在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已屬極少數頑固裝逼的原生態“資”們的活態。今天的西方、即便資土裏原生的洋妞,也沒幾個願意被所謂的優雅細膩品味把自己的真性情和生活習慣喜好捆綁。她們究竟該算幾品,用不著找低小下來證明,人家自己說了算。

   寫著寫著就忍不住想發散悶氣(其實是四川人的口頭禪而已)。老子真的早就看不慣華人圈全民鋼琴熱,也早就看不慣華人之間相互隻叫英文名,而且介紹自己英文名字時那英語口語還帶有中國山旮旯的口音。老子至今也沒英文名。就用拚音怎麽滴?更特麽看不起那些非洋樂器不摸,非洋樂不聽、非洋觀念論點不服的2逼。在下既愛聽中樂,也喜歡聽大提琴小提琴薩克斯及某些鋼琴等演奏。在下絕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在下也是學洋畫的,但在學洋畫之前也學了國畫。

 在下也是也追求那種自由散漫無拘無礙且比較細膩的精神境界,小資僅僅作為生活情調或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其實也不是什麽不好的事,“資”本身並沒什麽不好,更沒什麽可怕,我身上也有部分“資”元素。可怕的是什麽呢,可怕的就是小資們非要給它加入自己的虛榮和狂妄。 想脫俗而又入了另一種俗。也就是想逃離之前的粗風惡俗和權威、封建觀念、道德等俗套,卻又自己給自己下了個俗套。

穿著美麗的苗裝混成土豪金了的宋祖英,非要到維也納去穿貌似華麗的洋裝,到金色大廳去度層洋金粉。那個別扭就像去接受洋公婆的麵試。結果緊張的都有點跑調了,以她的功力,要是還穿接地氣的苗裝,極可能在那裏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奇效。

  而毛主席的好戰士,人民歌唱家李宏偉同樣在那個金行色大廳、在八國聯軍的後代麵前不卑不亢歌頌把他們父輩趕出中國的毛主席共產黨。字正腔圓音準,我為我族真男人點讚。

     其實人能夠盡力多活出點快樂就好,沒必要刻意去追求流行滿足虛榮,更沒必要去對誰五體投地,我就不隨流去愛吃某些國人心中高大上西餐,我就饞我的川菜回鍋肉;我也不會隨流去敬仰個人榮譽至上的我眼裏的腐儒曾國藩,你老曾一個人道德楷模有個雞雞用啊!孔二公子都楷模幾千年了今天的國人仁義禮了嗎?你曾楷模道德了、楷模了,八麵玲瓏了,晚節也高風了,你挽救了清王朝嗎,你斬斷了民族劣根、改變中國命運了嗎?是我我會帶著湘軍把扶不起的清阿鬥攆出故宮,然後重振我大漢雄風,我想毛主席也會。

  我也不會更不該隨流去罵我眼裏的偉人毛澤東,他雖不是儒家標準的道德模範,但他在努力改變民族命運,且某種程度來說還成功了。又要做大事又要拘小節,還要不出錯、合理嗎?有些鳥人還別雞蛋裏挑骨頭,世界上就有“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大才,你們長一副小雞尺碼的肚腸,還吃喝的迷迷糊糊的還能比清醒人更清醒?(跑點題)

     在下不但不隨便鳥什麽高大上的流行。比如用我又背又抱又提的雙手繞過車去給塗脂抹粉手上隻拿鏡子和手機的美女開車門。更不會把快樂建立在比別人多(物質精神還有所謂的境界)比別人聰明比別人高大上那裏,去把已經夠三六九等的苦逼人生再添加點三六九自虐和虐別人。都他MA隻能在三維空間裏晃悠的一堆臭肉,有什麽了不得的?有什麽好優越好高大上的?所以,對於在下來說,讓自己快樂生活的方法之一便是遠離2-13的小資女們。

西方朔

2018-1-13 北美。

  

 

 

文字版權屬於本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