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導演的膚淺
文章來源: 西方朔2014-12-17 14:23:10

  

本哥也是個抗日“戰士”,也常常加入電視劇裏的抗日隊伍南征北戰。可惜真正能過足癮的戰鬥不多。不是好“仗”,不合邏輯亂打一氣的“仗”就不加入。所以90%的抗日戰爭剛加入就會撤出戰鬥。記得撤的最早最快的一部是點開還沒等介紹完故事背景就立馬打叉撤出,因為那段介紹把過去式和未來式整混了。(劇名忘啦)一直就期盼有好的“戰鬥任務。可惜要找到'過癮仗'加入不容易。

這些年,什麽亂七八糟的人隻要籌到錢就能當一把導演。屏幕上到處是這類混混們製造的視覺垃圾,要找到一部看的過癮好劇好難。這些半吊子所謂--導演。一個個就知道怎麽吊眼皮子淺的年輕人的胃口.漂亮的女主角,奶油味十足的男主角,放在今天也不落伍的光鮮的衣著,不合史實的先進的武器等!殊不知任何刺激,多了也會讓人煩。更別說千篇一律的故事情節和戰鬥場麵。

他們最讓我不能理解的蠢就是,挑演員的弱智。不明白感性尤其是視覺會對人的理性產生幹擾,也就是人的外貌所傳遞出的直覺信號會對人對事物的本質的理性判斷產生影響。

二戰時期的日軍平均身高160cm左右,典型的矮敦敦身形。就是今天,外貌歪瓜裂棗的也不少(這裏沒有相貌歧視的意思,是自然生長狀態)。而中國軍隊的平均身高要比日軍高五公分左右。而這些混混導演製造的垃圾神劇所挑的演日軍的主要角色卻大多都比演八路軍或國軍的演員要高大長相也硬朗英氣,加上日軍軍裝設計比較成功,小尖貌拉大了頭和身體的比例差,視覺上擴展了肩膀的寬度,一定程度掩蓋了身高的不足。而八路軍裝備落後,軍裝多為劣質粗布,穿上身鬆鬆垮垮,根本難以襯托出軍人的威武。氣勢就輸給日軍。還有,故事裏如果有日本女孩角色,那演員一定是要麽精明狡猾又嬌豔的白骨精型,要麽優雅天真純情惹人憐的漂亮美少女。這不是骨子裏哈日是什麽?我看這些個二流子導演應該是平時看日本女優看昏了頭。我並不是讚同樣板戲一樣的臉譜化,好人壞人以長相分,而是越貼近現實最好,抗戰是全民族的抗戰,不是俊男美女才會抗戰,是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百姓組成的士兵的直接參與。日本侵略軍也一樣。

 追了這麽多抗日劇,真正讓我能看完的且看的過癮的不多。能留在記憶裏的也就那麽幾部。這裏不妨推薦給喜歡抗戰題材的朋友們兩部拍的不錯的抗戰劇【平民大英雄】,【紅色】。

前段好像老習也開了次全國文藝座談會。具體內容沒注意。但我希望高層能下決心整頓文藝領域低俗庸俗等亂像。多給國民提供高質量的精神食糧。也希望那些二流子混混導演們不要為賺錢拿中國那段已是傷痕累累的曆史當啜頭。在鋪天蓋地的觀眾的罵聲中反省,並奮發圖強。拍出對得起廣大國人的愛國熱情的抗戰劇。

   西方朔 2014-12-17

                    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