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看世界 5 - 簡說社會形態
文章來源: 不言有罪2018-01-04 14:49:07

醉眼看世界 5 - 簡說社會形態

我的小學中學高中正值文革。唯一學得還有點樣子的東西就是寫大字報。記得78年我高中畢業,年初時參加縣裏的高考模擬考試,數學得了4分。有個題是三角形內角之和是多少, 我答不上。英文的二十六個字母得連蒙帶猜,唯一記得的句子是 Long Live Chairman Mao, 可那時毛已經翹辮子了。雖然77年下半年就通知恢複了高考,但對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連個城市戶口都像星星像月亮那樣遙不可及,還是省了做那上大學的夢吧。人都餓得麵黃肌瘦四肢乏力,哪裏有多餘的能量去做夢?

即使這樣,我們倒也從小就知道,我們生活在最優越的最幸福的社會主義社會,而且正在向共產主義的天堂高歌猛進。但世界上還有四分之三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社會,封建主義社會,和奴隸社會。還有人生活在原始社會。

但即使是在那個時候,我也常常懷疑,像我們這樣整天吃不飽穿不暖,因為交不起三四元錢的學雜費而被老師罰站,放學後還要幹超過自己體力能夠承受的農活和家務,這樣的生活,真的比舊社會比世界上其它國家的人幸福嗎?

等上大學了,圖書館就是我的天堂。上課時我都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表麵上聽課,課桌下看私書。看來看去,總覺得馬克思基於生產資料所有權的社會形態劃分很牽強,尤其是沒法解釋中國的曆史和現實。你說清朝是封建社會,那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國是什麽社會?說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可我們祖祖輩輩擁有的土地全都歸了國家和集體所有。從個人和家庭的角度看,我們農村人對土地連一點點話語權都沒有。那可是我們農民的全部生產資料啊。

記得大學一年級的政治經濟學課上,大家討論否定之否定時,我對一位同學說,資本主義社會是對封建主義社會的否定,是個人的權利對國家(皇帝)的權利的否定。同樣,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再否定,是國家權利對個人權利的再否定。所以,從這個方麵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更接近封建主義。而且從生產資料所有權來看,封建社會的所有生產資料都屬於皇帝皇室,也就是國家,而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資料都屬於國家和集體。所以,對我們個人來說,社會主義社會和封建社會沒有兩樣。聽我這樣說,我的這位同學瞪大了眼睛。這是80年初的事。而毛時代的農民,不僅被剝奪了所有的生產資料,甚至連最基本的權利,譬如自由遷徙的權利,都沒有。農民就是國家的奴隸。對農民來說,毛時代就是奴隸製。隻不過,奴隸主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叫共產黨,叫毛澤東。

雖然從上大學起就覺得,馬克思依據生產資料所有權來劃分社會的形態很牽強附會,但也沒發現有什麽更好的更簡潔的方法來描述這個東西。直到偶爾讀到周有光老人的一篇短文,才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周有光老人對社會形態的劃分,是基於對個人權利的來源。他把社會劃分成三個形態,即神權社會,君權社會,民權社會。按照周先生的這個辦法去看世界,一切就是那麽的簡單明了。不論是縱向看曆史,還是橫向看當今世界,社會的形態基本上就是這三種,和三種形態之間的過渡態。

按這個理論,中國這三千年就是一個形態,即君權社會。在這個社會裏,人們的一切權利來自於最高統治者,不管這個最高統治者會的名稱是什麽,是大王,或者是國君,或者是皇帝,或者是總統,或者是主席,或者是委員長,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本質幾千年沒變。

近代我們也曾努力,希望擺脫君權社會進入民權社會,但除了台灣香港等地區,整個中國到今天任然是如假包換的君權社會。大概十多二十年前,我曾和我的大學同學抱怨說,當年劉邦立下規矩,說非劉氏而皇,天下共誅之。兩千年後,我們還高喊要保證紅色江山千秋萬代。這兩千年一點都沒進步啊。結果,這個同學後來也不再和我聯絡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胡趙執政時,我以為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終於有希望走出打江山坐江山的落後愚昧的封建思想了(那時候還沒讀到周老先生的文章)。但好景不長。而最近幾年的複興夢中國夢,則證明了中國在近期內根本無法走出君權社會而進入民權社會。還要走多少年?我都懶得猜了。反正幾千年就這麽過來了。再這樣過個幾十幾百年甚至千年,我也不奇怪。

周老先生已經以112歲的高齡仙逝。我以我們這位常州的老鄉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