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考研經曆
文章來源: 天南地北2014-10-03 06:22:35

八十年代的考研經曆

我是1981 考入大學。當時能上大學是很風光的,每當別人喊我大學生時, 心裏美滋滋的。我們村裏曾在50 年代出了一個大學生,我是在改革開放後我們村裏的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上了大學就等於有了鐵飯碗,畢業後國家包分配, 便成了國家幹部。

 

從小學時我就喜歡讀報紙,《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是我經常讀的。 在大學時期在學習之餘 也經常到圖書館或在報欄看報紙,看到大學招研的廣告,才知道大學生之上還有研究生,研究生還分碩士生和博士生。我上的大學是最普通的本科院校,根本沒有研究生院,沒有聽說過有人畢業後考上研究生。

 

到了1983年,係領導覺得從恢複了招收研究生製度沒有人考取研究生,就鼓勵大家考研,如果考取研究生就獎勵200元。84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報考的不少,我們85級也越越欲試。但是等到8445月份的時候,在考研成績公布後,又是大鴨蛋,一個也沒有考上。84年暑假的時候,我們係裏有的同學就不回家了,在學校複習,準備考研。我那時還沒有決定要考,暑假的時候就回家玩了。九月份開學返校後,看到很多同學要報考,我也決定考研。既然決定考,就要真心準備。我在班級裏成績不是No.1,隻能算前幾名,在大家的印象裏,考取的可能性比較小,主要是英語太差,聽力更糟。當時學院英語分重點班和普通班。重點班配備最好的教師和設備。普通班是一般的老師,沒有聽力設備。當然我是普通班裏的一員。但是我的強項是記憶好,詞匯量大,閱讀和理解比較強。

 

我分析了一下我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在準備考試和填報申請時,采取以下原則:

 

第一, 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英語上。我買了一本很厚的考研英語書,我忘記了名字,裏麵有很多套模擬題。這本書對我幫助很大。因為聽力部分分數比重不大,我就放棄了;

第二,集中幾天時間背政治。當時用的是哈工大的政治複習資料;

第三,填報自願時,要避開要求考高等數學的專業,我對高等數學是很頭疼的;

第四,對專業科目是我的強項,不要用太多的精力。

 

根據以上原則,我就付諸於行動。我用了大量時間發現英語,做了大量的模擬題,並比較往年英語考題有什麽特點,特別是語法和閱讀上。在複習政治的時候,我用了20天背哈工大的複習資料。我又分析往年的考題,押賭85年的考題,其中兩道體讓我押上了,一個是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15分),第二是50年代經濟調整改革的八字方針(5分)。這兩道題就是20分。

 

在複習考研的幾個月裏真是很辛苦,每天晚上都要看書到1-2點鍾,有一次晚上鼻子都出血了。學校對考研的同學也很支持,在複習考研期間學校食堂晚上9點為我們開加餐。這是很難得。我一直感謝學校的大力支持。到了85年一月份,可能是20號左右,我們這些考生都奔向了考場。考試的結果隻有聽天由命了。

考完試後我就回家過春節了。春節後返回學校,因為是最後一個學期,再沒有課了,隻是去實習單位做畢業課題。畢業實習從三月底才開始,這段時間又無事可做,我隻好又回家了。在家裏剛呆了兩天,就接到係裏的電報“麵試通知,速返校”。看到電報,我非常高興和激動,馬上買了火車票,第二天就回到了學校。到校之後才知道我是第一個接到麵試通知的,大家都向我祝賀,說是零的突破。“零的突破”是84年的時髦用語,因為我國運動員84年第一次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並且第個拿到了金牌。

 

接著馬上訂購去麵試學校的火車票,同時向係裏的老師谘詢了如何準備麵試,老師說不好準備,麵試的主要目的是導師要看看學生,基本上是能錄取。在麵試的時候,拿到了成績單。我最弱的科目英語是60分,當年英語的錄取線是40分。政治是69分,錄取線好像也是40分。這些分數都是高分了。可惜的是轉業科目應該拿80-90 分,隻得到平平成績,好像都是70多分。毫無意外,麵試之後就接到錄取通知書,在859月份,進入了研究生院,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