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女,不如吃剩飯!
文章來源: 農家苦2016-07-15 09:39:21

前兩天,我不小心喝高了。見到身邊又聰明,又漂亮,又賢惠,又能幹的美眉們,因為長期找不到同族同齡意中人,山窮水盡後決定嫁老外,說嫁老外比嫁同胞簡單,沒那麽多破事;情急之下,我就勸她們寧願傍大叔、嫁老頭,也不要嫁老外。似醒半醉之際,好象還寫了一篇什麽《嫁老外,不如嫁老頭》的滑稽短文。

沒想到,我的救急言論和偏急觀點,竟被外嫁到美國的急性子美眉們誤解了。她們也沒有完全領會我的意思,甚至連文章都沒有看完、看懂,就抱不住火跳出來跟我叫板,唱對台戲,還理歪氣蕩地嚷嚷《嫁老頭,不如嫁老外》。

我本來正鬱悶,正擔心,大漢好女人都嫁了老外,為美國錦上添花,那我們中國的國勢就危懸了。可是,讀罷這篇唧唧歪歪的文章,查看後麵哩哩啦啦的評論,我馬上雨過天晴高興了起來,把懸在舌頭下麵的心又放回到肚裏。

老外和老頭,老頭和老外,兩個都是不正常的選項,不得已的嫁郎。對國女來說,嫁老外是“落草”,嫁老頭是“落難”。

因為老外身上毛多如草,你把一張粉嫩潔白的臉兒埋進他的胸膛,外觀上看狀如落草;老頭兒枯井無波,你一條如花似玉的胴體讓他坐擁懷股,不就像跳進旱井裏洗澡一樣嘛。這個,我豈能不知,又豈能不曉?

我說“嫁老外,不如嫁老頭”,那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兩害相權取其輕,非是我的正常主張,一貫思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我那是善意,是公心,是激智。

如果外嫁女還有點文墨,未被異化,還讀過韓愈的《進學解》,那你們應當能看出,《嫁老外,不如嫁老頭》,它不是胡說,乃是正解——新時代的經典謬文《勸嫁解》。

相比之下,你們叫囂《嫁老頭,不如嫁老外》,那又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呢?是心虛,還是腎衰?是甲亢,還是乙醇?

考慮到你們“嫁雞成雞,嫁狗成狗”,跟了番奴就成了番奴,普遍沒有文化,喜歡模仿,我就特意給你們來一篇《吃剩女,不如吃剩飯》,好讓你們跟進不得,作對不成。

因為你們若再用同樣的思維和心理來“逆反”,不但會把你們外嫁前的老底給抖摟出來,自暴其醜,而且還會把你們外嫁後感情饑渴、性欲旺盛的秘密給外泄了。你們敢嗎?(以上全是笑話,以下才是真話)

請注意,《吃剩女,不如吃剩飯》,標題之所以用“吃”,而不用“娶”,一來是“吃”字比較文雅,抽煙、喝酒、飲茶的文雅說法,都是“吃煙”、“吃酒”、“吃茶”。剩女們都有附庸風雅的偏好,用“吃”字她們愛聽。

二來是剩女們多數嘴饞嗜吃,結婚前基本上是兩眼一睜,吃到關燈,用“吃”字容易勾起她們的美好想象。

三來是剩女們全是老大不小才嫁人,婚前時間長,婚後時間短,慣於“大膽假設”,疏於“小心求證”,所以,一般都不會害羞;況且,嫁老外既沒有明媒,也無需正娶,準確的說,她們不是“嫁人”,而是“送人”。所以,用“吃”字比用“娶”字更性感,更討喜,更符合她們的身份和野性。

你聽,“食之美者,寧過於人肉乎!”說這話的,既不是國父孫中山,也不是家父你爹、我爹,而是城父朱粲,曆史上有名的壞蛋,專吃婦女和小孩肉的江洋大盜。

至於為什麽說“吃剩女,不如吃剩飯”,難道剩女不如剩飯有營養,有味道?這原因嘛,我暫時先裝進葫蘆裏,搖他幾天不倒出來,拿你一橋,免得有人偷了去,用我的槍刺我的馬,跟我唱對台戲還用我的腳本。嗬嗬

圖片來自網絡

 

201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