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被誤讀的“空巢”
文章來源: 農家苦2016-06-17 08:30:00

現代流行的社會學和統計學,都把子女成年離家或外出求學工作,家中僅剩老人的家庭稱作“空巢家庭”。由於中國長期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孩子離家獨立的更早、更普遍,所以,這種“空巢家庭”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慘。

如果說,“空巢”隻是一種形容和比喻,用鳥類的“窩巢”,來代指人類的“家庭”,那麽,這種修辭顯然不準確,鳥巢被人類誤讀了。

根據我多年的實地觀察,發現鳥類在繁殖階段,通常隻有母親在窩裏產卵,在蛋上孵化,父親並不在場。雛鳥出蛋殼以後,父親和母親會同時打食喂養。然而,一旦小鳥學會在地上蹦達,用翅膀飛行,父母和子女就一起離巢不回。

所以,真實的鳥類“空巢”,既沒有子女,也沒有父母,是真正的人去樓空,“鳥去巢空”。

中國現時的計生和人口老齡化宣傳,都把子女離家、父母獨處,漫畫形容為小鳥翅膀硬了,飛走了,窩裏僅剩一對年邁的老鳥形象,名曰“空巢現象”,這其實謬莫大焉。老祖宗“有巢氏”若見了,一定會指著這些人的鼻子罵道:“你們真會忘本,住進了高樓大廈,就不記得當年的老鴰窩了!”

前段時間,我在鎮上的中餐館遇見一對華人中年夫婦。他們先來加拿大陪讀,陪女兒在渥太華讀書,女兒工作後,他們就申請了移民,到處打工消遣,出雙入對,日子過得很瀟灑。

有一次,我過生日請他們吃飯,大家談得非常開心,一點看不出他們有什麽孤獨與淒慘。飯後閑聊的時候,我們無意間談到了“空巢家庭”問題。於是,我就開車帶他們來我莊上采花、挑菜、看鳥窩。他們聽了我的介紹後,夫妻相視而笑說:“孩子飛走了,我們也跟著飛走了,這才是真正的空巢家庭!”

獨生子女家庭,孩子來西方讀書,父母也跟著出來,這種現象如今很普遍。

父母退休,日漸衰老,猶如“落花”;子女負笈,四海求職,酷似“流水”。如果“空巢”隻形容他們的家舍,那麽,“落花流水”就是他們一家三口海外漂泊的真實寫照了。(201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