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羹冷炙不可棄
文章來源: 農家苦2015-05-02 09:50:09

大約在1995年夏天,我去安徽黃山祁門縣出差,就是盛產祁門紅茶的地方。公事辦完後,應同事父母的盛情邀請,就隨同事去他父母家吃飯。

在家宴酒席上,同事的父親向我們滿桌客人介紹了同事的奶奶,一位85歲高齡的老太太,說她的牙齒整整齊齊,一顆都沒掉。我當時很是好奇,就走到老人家身邊去查看。她當時就坐在大門口的小板凳上,看我們吃飯。我先講了一些笑話,又做著鬼臉逗她笑,她一開口我就全看清了,果不其然。

同事的父親還對我們說,老人家喜歡吃兒孫們的殘羹冷炙,不管是誰吃剩的,也不管是葷的、素的,冷的、熱的,隻要還沒餿,她就端過來吃掉,從不隨意倒掉。她牙齒健康的原因,很可能是儉約積德,惜福有福。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我的兩個孩子,從爺爺奶奶那裏回到我身邊的時候,我除了告訴他們要節約糧食以外,自己也學著那位耳聾齒不落的老奶奶的樣子,吃起了孩子們的剩飯。

男孩子飯量大,吃得多,餓得快,剩飯倒是不多,隻是初學用筷子的時候,因為方法不當經常會撒落飯粒,我就當著他的麵,從飯桌或地上撿起來吃掉。長此以往,兒子也知道有樣學樣了。

女孩家嬌貴,幾乎每頓飯都要剩下一些飯菜在碗裏。有時候堆尖一碗肉菜,她隻撿了上麵的肉類吃掉,其餘的就剩下不吃了。盡管我多次囑告她,吃多少,盛多少,不夠吃再添,可她還是沒有數。我開始是在洗碗時幫她打掃剩飯,後來怕忘記變餿,就提前告訴她,吃不完的剩飯,就端給老爸吃。

現在她是teenager了,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上網聽歌看movie。為了節省來回飯桌夾菜添飯的麻煩,她的飯碗堆得像印度的火車廂,因而更容易剩飯。她喜歡吃披薩,卻又不吃邊,每次enjoy完了大號的披薩餅後,就把吃剩的邊邊端到我身邊,嬉笑著央求我把它吃掉。

女兒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從小到大,無論在台灣,還是在加拿大,隻要她烘披薩吃,飯後,我的耳邊總會吹進一股熱風:“爸爸,能幫我吃掉這些嗎?”

今人讀《水滸》,都責怪宋江招安投降,卻忽略了梁山英雄嗜酒好肉的負擔。宋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社會富庶,然而官民都崇尚奢華風氣。歐陽修的《瀧岡阡表》,司馬光的《訓儉示康》,都曾對此提出過批評,可惜沒有用。

有一種現代《水滸》觀認為,八百裏水窪地,即使堆滿了魚蝦,也滿足不了習慣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梁山好漢們的物質需求,不接受招安,哪兒去弄那麽多酒肉衣食呢?以必死的酒肉耗器,換取流傳千古的忠義之名,宋江不笨啊。

這個觀點雖然有點淺薄,而且十分功利,抹殺了梁山眾好漢反貪官不反皇帝,劫富濟貧、義薄雲天的偉大情懷,但在指出宋代因繁華導致奢靡,奢靡導致腐敗,腐敗導致內憂外患的曆史教訓方麵,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西方人聲稱,他們破了中國人“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其實,富不是罪,富而節儉,細水長流,富而能舍,兼濟天下,延續六代、十代,也不足為奇;富而驕奢淫逸,不管是王朝、個人,還是現代國家,一定都不會超過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