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跌至十年新低 澳大利亞欲與中國談判
文章來源: huanqiu2015-04-20 10:38:08
   【環球礦業網多倫多編譯報道】國際鐵礦石價格跌至每幹噸52.69美元,創2004-2005年以來新低。澳大利亞政府坐不住了,澳財政部長霍基(Joe Hockey)近期稱,計劃與中國進行談判。
 
    澳財政部預計,自2011年2月鐵礦石價格從190美元最高點每跌10美元,澳洲政府就損失250億澳元(約合190億美元)。澳大利亞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 在悉尼一次商務宴會上發表講話稱,因鐵礦石價格下跌,澳洲政府將在接下來的四年裏損失300億美元。
 
    霍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將在華盛頓與中國財政部長對接下來12個月的礦產需求進行商談。
 
    為什麽最近鐵礦石價格創十年新低?隻要看一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在澳大利亞西北岸投資的100億美元鐵礦項目就明白了。
 
    中信股份旗下中澳鐵礦項目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磁鐵礦項目。2013年12月,該項目的首船成品礦付運,較計劃時間推遲了四年。近兩年鐵礦石價格一再下跌,該項目麵臨巨虧,但公司並未有抑製生產的跡象。
 
    業內人士預計稱,中澳鐵礦項目的鐵礦石生產成本高達每幹噸120-130美元。中信股份公告稱,今年年底該項目將開始調試的第三和第四條生產線,明年調試第五和第六條生產線,到明年全麵投產。上月
 
    中信股份確認,對中澳鐵礦項目減記25億美元。
 
    麵對國際市場價格大跌,中國企業拒絕做出減產這樣的讓步,這凸顯了中國竭力豐富未來供應源的努力。中國政府的目標是保證未來至少50%的鐵礦石供應量來自屬於本國的礦區,但產地未必在中國境內。這就是中國為何在秘魯、南非和澳大利亞開發鐵礦項目的原因。
 
    價格暴跌時,鐵礦石生產商本應抑製產量,推升價格。可力拓等業內巨頭現在選擇堅持生產,是為了保護自身市場份額。除了中澳鐵礦,中國還在推進全球其他地區的鐵礦石項目生產。而且,國內不少礦山即使成本高企,也還在生產。澳新銀行預計,今年中國國內鐵礦石產量將延續去年的強勁增長勢頭。力拓今年2月也預計,今年中國不可能大量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