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真的就弱勢嗎?
文章來源: skig2015-02-14 04:24:38
青聽華爾街周末版,馮鬱青

我一直以為在美國華裔的地位已經不容小視了。 你看,我們已經是美國收入最高的族裔之一。我們很多人在華爾街的大投行工作,很多人在財富500強的公司裏身居要職。華爾街的白領,矽穀的工程師從不缺華人的才俊。我們的孩子個個以上常青藤為己任。而且加州參議院剛剛通過了過中國農曆新年的決議案。雖然美國社會依然有各種各樣看不及的天花板,但弱勢這兩個字似乎不再適合華裔了。

直到2013年底。

當時ABC的 一個兒童論壇上,一個孩子說“殺掉所有中國人就可以不用還債”。主持人Jimmy Kimmel 回應“這是一個有趣的觀點,”並且發問“我們是否還允許中國人活下去?”。Jimmy Kimmel 這番話如果把其中的中國人換成猶太人,黑人,穆斯林,一定會身敗名裂,甚至於ABC 公司都很難幸免。結果雖然華人也發出了抗議。可是在時代廣場的抗議不過二三百人,而Kimmel在無關痛癢的道歉之後,安然無恙。

而現在是華裔警官梁彼得。 剛當警察不久的梁警官在紐約布魯克林區最危險的地段巡查時,在漆黑的樓梯裏手槍走火,子彈打到牆上反彈在正好在那裏的AkaiGurley 身上致命。被大陪審團裁定起訴,並且是以二級過失殺人罪等六罪起訴。麵臨最高可達15年的刑期。 而在不久前Ferguson 和紐約兩起白人警官殺死黑人案。其中在紐約的黑人小販Eric Garner 被勒死時正好有人將全部過程拍了下來。兩名白人警官都免於起訴。

而根據《紐約時報》報道,誰也說不清楚當時漆黑的樓道裏到底發生了什麽,華裔警官梁彼得卻被起訴了。 《紐約時報》采訪出事社區的一位鄰居說,“如果他是白人,他不會被起訴。在Eric Garner的案子中, 有一切證據擺在桌麵上可是什麽也沒發生。而現在沒有錄像,沒有證據,他卻被起訴了。”

而且最讓人驚詫的就是紐約華人議員陳倩雯。

她從去年11月案發時就堅決支持起訴梁警官,現在裁定起訴後態度更堅定,並且在接受NBC采訪時說,“種族在這裏沒有扮演什麽角色。警察殺了人,需為此付出責任。” 

可是真的沒有嗎?          

前兩引發全美大規模抗議的白人警官免於起訴案,大陪審團花了數周聽取大量目擊證詞。而梁一案僅僅用了數天。而且此案的檢方將案件的決定權交給陪審團,而不是象上兩次那樣嚐試去影響案件走向。現在對梁最不利的是事發後四分鍾內沒有施救。而在Ferguson ,18歲的Michael Brown 被殺後躺在地下數小時。有錄像為證的警察殺人免於起訴,而造成悲劇性意外的警察麵臨二級過失殺人罪的起訴。這樣的判決真的和他們的膚色沒關係嗎? 不需要太多的洞察力也可以看到其中的不公平。

我的朋友12歲的兒子對她說,“媽媽,他們太歧視華人了。” 孩子往往看到了事務最簡單的本質。這樣的本質美國的主流政客選擇不看。紐約市長白思豪說不宜將這幾個案子在一起相提並論,布魯克林的區檢查官也堅持此事與種族無關。而當我看到華裔政客陳倩雯也如此說,我明白梁為什麽會被起訴了。 因為他出自一個這個社會上隻占1%左右人口的族裔, 因為這個族裔不擅長在一個民主國家裏團結起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因為這個族裔的領袖並不認為需要為自己的族裔爭取權利和奮鬥。           

民主不僅僅是價值觀,它還涉及到太多人的實際利益,是在現實中博弈利益的製度安排。陳倩雯盡管可以說她為了公義支持起訴梁。但是她由華人選出,支持華人的利益是她的法律責任。同樣是警官,作為華裔的梁彼得此時就是不折不扣的弱者,為了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得到公平的待遇,陳倩雯應該支持梁。

連美國的主流媒體都在質疑這樣的判決是否有種族因素,身為華裔的陳倩雯不僅不為自己族裔爭取還反其道而行之,整個社會又怎麽會在意華裔的利益。而中國從來就不缺這樣的人。 我們所缺的是不平則鳴的勇氣,缺的是看到社會不公挺身而出的擔當,缺的是看到弱者受難時拔刀相助的決心。我們很少為其他族裔所受的不公而抗議,也很少為同是華裔受到的不公而抗議,當有一天不公降臨到我們自己身上,也不會有人抗議了。隻要這種情況繼續,不管華人再取得多麽大的經濟成就,依然是弱勢族裔,依然要承受隨時可能降臨的不公正待遇。           

而我們的孩子在長大。當生於斯長於斯,從小諳熟民主自由,以為自己和別人擁有一樣權利的孩子忽然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會不心痛嗎? 我相信我那個朋友12歲的兒子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會為自己在美國的未來有些憂慮。 讓我們發出自己的聲音,讓華裔不再是弱者的代名詞。 為自己,更為了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