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別了---已然消失殆盡的美麗清雅哈爾濱
文章來源: 清風淡語2015-02-04 18:09:40
作為一個在哈爾濱生活了30多年的人,上來支持一下樓主。近年回國2次,故鄉已經不是記憶中的印象了,雖然新建的高樓不少,但美麗的老建築和整個城市往日歐式高雅簡潔的風格色彩卻越來越稀少了。中央大街變得喧嘩俗豔,我們入住的有100多年曆史的精美歐式老建築馬迭爾賓館的後門邊是個簡易的公廁,公廁旁邊是一列燒烤攤子,從早到晚煙熏火燎,肮髒吵鬧,5,6個從燒烤攤上引出的醜陋長煙筒就直接搭在這美麗精致百年老建築上,看著真讓人心痛!

哈爾濱另一個代表性標誌江畔公園,現在正式名稱仍是“斯大林公園”,不知市領導們為什麽仍然用已臭不可聞的前蘇聯大獨裁屠夫的名字來玷汙家鄉美麗的江畔公園?!


去年回哈,住過多年的老樓已經無影無蹤,原址上新建的樓成了一政府機關,周圍的老歐式建築隻剩寥寥幾座了,就連這幾幢也保存不了多長時間了。。。

回去一次,傷感一次,故鄉已然變得陌生,以往江畔公園(我們哈爾濱人管它叫江沿)的很多高大的鬆樹都被砍伐,草地被鏟除,代之以水泥石頭地麵,放了些健身器材,從早到晚人流不斷,隻有人聲沒了鳥語,原來江沿的主調是白色和深綠兩色,素雅簡潔,現在則五顏六色,特別是停泊和穿梭在鬆花江上的大小船隻,用大紅大綠大黃等刺眼的顏色塗得花花綠綠,在加上很多的紅燈籠和假花假葉,俗惡不堪,好像趙本山2人轉的舞台道具,把個以往美稱為東方莫斯科的大城市變成了個東北靠山屯小集鎮!!!

去年離開哈爾濱前夕,我在書店花幾百元錢買了幾乎所有的老哈爾濱的攝影畫冊和書籍,飛越萬裏路,沉甸甸的帶回到我的現住地-----我真正的故鄉隻有從這些老照片和文字中去觀賞體驗了。。。

寫了以上的話,心情很難受,因為又因此回憶起當時在哈市的感覺了。不過作為一名曾經和永遠的哈爾濱人,我還是要感謝樓主,是你和曾老師這樣的誌士仁人,還在堅持著為保護哈爾濱的老建築,保存哈爾濱已所剩無幾的昔日的高雅美麗容顏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正義的呼喊比起權貴和資本的聯合威力是那末的微不足道。但是哪怕微弱的呼喊和抗爭總比沉默無聲的被代表被宰割要好。




 
 
 
    
 
 
  再次感謝樓主,並代我向曾老師等一些為保護哈爾濱老建築和整體歐式高雅城市風貌奔走呼喊的誌士仁人致敬!我從哈爾濱的老建築和城市風貌的攝影畫冊上了解到,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哈爾濱的老建築和整個城市的高雅格調仍然保存得很完好,wg是拆除了很多的教堂,但絕大多數的歐式老建築和整體風貌大體保存完整。把一個東方莫斯科大城市變成一個東北靠山屯小集鎮的惡果是從90年代中末期開始的,進入21世紀後越演越烈,到今天惡果已成,恢複難矣。


P S :上麵這2段話是2010年我在一個國內論壇上的跟帖,話語雖短,但反映了我對 今天醜陋粗俗“新”哈爾濱的失望,對已被拆毀破壞的已無蹤影的美麗清雅的l老哈爾濱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