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歐新三國
文章來源: 笨狼2020-12-30 13:25:09
當兩周前中歐全麵投資協定基本成定局的風聲出來後,美國和歐洲美國的同黨們覺得不對勁,開始大肆反擊。
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可從外人來看,這有很多疑問,覺得不對勁不就是呈現敗象了嗎?為什麽在最後一霎那才急?
這可以說是最強烈的抗議:
出發點是美歐反華陣營,他們在質問為什麽歐盟竟然放棄自己的利益,甚至為虎作倀?但這種說法又有了第二輪疑問,歐盟自然有自己的利益,但與中國簽署投資協定是不就是放棄了自己的利益了呢?
與歐盟領導會晤後,習近平又與默克爾馬克隆單獨會晤:
歐盟放棄了自己的利益了嗎?歐盟的第一個反應是覺得這挺好:
“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雙方將達成一項全麵、平衡、高水平的投資協定”。歐盟委員會也發布題為“會晤結果:堅定地捍衛歐盟的利益和價值”的公告,稱歐中雙方就雙邊投資協議“原則上完成了談判”【13】。公告寫道,中國承諾歐盟投資者的市場準入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時,歐盟在華經貿活動的安全性以及可預見性將得到改善。
 
除了某些“戰略性”領域還受保護之外,中國對歐盟的開放尺度很大,許諾“對等對待”,中歐一視同仁,這是為什麽歐盟領導人前幾天一再強調“就它了,別指望更好的,不拿就沒了”。除了市場準入之外,中國還做出了若幹重大讓步,包括杜絕公開暗中強製性產權轉讓,限製政府在服務業的補貼,中國政府必須每年公布那些行業企業拿到了政府補助,同時中國將會認可國際勞工法的如幹章程,尤其是針對維吾爾族強迫勞工方麵的規定,雖然中國在用詞上還是有點含糊,但也是個空前的讓步。
 
仔細讀讀初稿後,你會發現這份協定主要是中國在讓步,對歐洲來說,歐洲已經夠開放的了,中國白吃了那麽多年,該中國讓步了,中國得到的,是歐洲繼續許諾堅持對中國“全麵”開放的立場,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是保證了歐洲的獨立,也是保證了歐洲在對中國繼續發展最關鍵的環境,全球化上繼續跟中國站在一起,這一點,中國是與歐洲的利益一致的,這是為什麽中國會讓步,讓了步,難以想象歐洲在獲得這麽大的好處會以“人權”為理由將之拒絕。然而這不僅僅是經濟和人權的交換問題,而是可不可能達成全麵經濟文化人權協定,不可能的話,能糾纏什麽?你還想要什麽?
 
Many citizens of allies view China as the world’s leading economy. Chart showing percentage who say xxx is the world’s leading economic power
 
中歐宣布的“原則上”達成全麵投資協定,並不是已經通過了,還得歐洲議會批準,歐洲議會是不是扯皮搗蛋,不給通過呢?可能性不會太高,但也不會沒有,肯定在中國明年三月正式認可國際勞工法之前不會有結論。可是如果歐洲議會不通過,或者是在美國壓力下不通過,那就不是對中國不滿了,也是對歐盟領導,尤其是德國法國的否定,很難說歐洲不是美國的傀儡了,因為如果歐洲後來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那就是說明歐洲在沒有美國指點的話就是不行。中歐全麵投資協定並不是自貿協定,歐洲隻是表態,中國承諾開放,反華陣營的主要論點是中國如果不徹底按西方的要求開放,接受西方的人權標準,就不能接受,可這有多大現實呢?
 
The US is decreasingly viewed as a bastion of freedom. Chart showing Percentage who say the US respects the personal freedoms of its people
燈塔國的隕落
 
這一協定中歐已經談了7年了,大家都是有頭腦的人,不會一直是猶猶豫豫決定不了,最後恨不得是靠扔骰子定的。美國和西方自由派最大的謬誤,是否認川普4年的存在,好像美國這個社會,這一段曆程隻是個夢,醒了就哥倆好了。中國變了,美國也變了,歐盟覺得與中國簽這麽一個合約而不影響自己的利益,那正是歐盟的獨立,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有人不想歐盟有這麽一個能力。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