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喇叭籠罩的校園
文章來源: 冉燃2014-08-21 20:14:42


“立正!”
“向-右-看——齊!”
“向-前——看!”
“四三班最後幾個同學,你們在幹什麽?!”
“你!就是你!上來!麵對全校同學站好!”
“讓大家看看這個害群之馬!”
“稍息!”
“下麵請陳校長講話!大家歡迎!”
 …………

這是每一個中國長大的孩子耳熟能詳的聲音,隻要在海腦輸入“校園”+“課間操”或“操場”+“大會”這幾個關鍵詞,這樣的聲音就會立刻縈繞在每一個人的耳畔:那是學校的高音喇叭,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吼到大學的高音喇叭,那是我們童年、少年、青年時代揮之不去的背景聲音。

對於年長一些的上幾代們,在農村、鄉鎮、廠礦、機關、部隊、幹校、農場、監獄……任何地方,高音喇叭震聾發聵的吼叫曾經無處不在,壟斷了他們的視聽習慣,以致現在每天傍晚7點正,他們都要鎖定同一個頻道,傾聽、凝視來自同一個聲音發布的新聞聯播。請想象:橫跨地球五個時區,960萬平方公裏神州大地,這一刻,暮色沉沉,上億台電視機同時傳輸著同一個畫麵、同一個聲音,每天如此,周而複始……這是何等虛幻而恐怖的場景!這是任何高音喇叭時代都無法企及的奇跡!

如今,成人世界的高音喇叭已悄悄匿跡,變成數量更為龐大的電視機潛伏於千家萬戶的客廳。而打死也不愛看新聞聯播的小朋友們該怎麽辦呢?沒關係,讓高音喇叭繼續籠罩他們——隻要他們的父母沒有意見。
——孩子們的父母會有意見嗎?
——沒有。因為他們就是在高音喇叭中長大的。
你可能對學校、老師、高考、甚至教科書有意見,你什麽時候在意過校園裏無處不在的高音喇叭?

鄉村學校有,城市學校也有;公立學校有,民辦學校、希望小學也有;普通學校有,一年學費好幾萬的“貴族學校”也有……體製內的校長,喜歡自己的聲音被高音喇叭放大的效果;體製外、自詡“有點情懷”的民間教育家也喜歡“聲如洪鍾”的感覺;校園裏,那些特別“上進”的孩子也對高音喇叭有種莫名的崇拜:要是在校慶、六一、國慶儀式上,有機會在擴音器裏聲情並茂(裝腔作勢)地朗誦一篇深情款款(假大空)的獻詞,那是多麽光彩的事情!就這樣,高音喇叭在意識形態教育的部署下,在校長、老師和“進步”學生的簇擁下,今天仍盤踞在每一所學校,並且日複一日、不知疲倦、聲嘶力竭地叫囂著、喝斥著。

在中國式的教育中,高音喇叭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如此普及、必不可少的道具呢?個人以為,這顯然來自中國傳統灌輸式教育與當局意識形態教育的高度契合。一個高音喇叭,意味著世界上必須有、且隻允許有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則意味著世界上必須有、且隻允許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它同時又意味著,這個聲音所到之處,必須有、且隻允許有無條件的敬畏與服從……這是傳統皇權與今世黨權所共有的夢想。倘使有任何不滿或異議,也隻能是個人內心的嘀咕,因為個人的聲音渺小而微弱,在高音喇叭麵前,無異於泰山腳下一粒塵土。而在如此泰山壓頂般的高音喇叭的教化之下,中國的孩子們還有救嗎?

    擴音喇叭排放著膿淤的聲音
    匍伏在蜘蛛網上織綴著黑夜
    它們說:放棄吧,我答應你……

無孔不入的高音喇叭不僅是當代中國意識形態暴力的隱喻和象征,它本身就是暴力,是公開的、高分貝的謊言與喝斥施加在孩子孱弱耳膜和心靈上的巨大暴力。試問,一個孩子在最初成長的十幾年裏,持續不斷地曝露在這種高強度的暴力輻射下,多少與生俱來的個性、純真、善意、創造力會冥於無形?

這個國度缺少的,不正是他們一直以來竭力遏製與抹殺的東西嗎?

我們的孩子是一個好動、勇敢、聰明、幽默的9歲男孩,但是他不怎麽聽話,特別是在他找不到(聽話的)理由的時候。他在祖國的學校裏吃盡了苦頭。我們不希望他為此改變什麽,我們傾盡所有,希望為他找到一間可以讓他自由生長的學校,校園裏沒有高音喇叭。可是,茫茫神州,納稅人血汗累累——這樣的學校有嗎?

“向-左——轉!”
“齊-步——走!”
“1!——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