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殺與碼農媳婦濃度成正比
文章來源: 一劍飄塵-2015-03-18 11:32:51
一劍飄塵

這尼瑪是要演肥皂劇了。本來我上一篇文章已經是做結束打算了。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昨天早上那個name-dropper繼續拿我的孩子說事。當然,他會說,我孩子的事情是我說出來的。是,我已經在前一片文章中說了,那是被他逼的。作為我自己,是很少在公眾場合談孩子的情況的。

不僅如此,這個ID這次還把我和他的私信整個截屏出來。他一共有兩個截屏,第一個是來源於公眾群裏的,我不僅不反對,而且尊重。對了,這裏我要道歉一下,這是向這個ID道歉。因為他的截屏讓我意識到,我確實是在公眾群裏聊天的時候,說過我孩子的情況。那是幾個月前的事情,而且我已經退出了那個公眾群,所以我記不住。所以,我在前麵的文章誤解了他,因為我以為那是和他電話的時候,跟他說起的事情,這裏鄭重為這個失誤道歉!這個錯誤,我是沒有什麽可以辯解的。

但是,他的第二個截屏,是我們私信的截屏。這個ID在不經過我同意的情況下截屏,就是讓我覺得非常沒有底線的做法了。當然,這不是一個法律的問題,就好比文明人至少穿個短褲,而猩猩可以光著生殖器。一個人一定要學習猩猩,露著生殖器過日子,我們不能因此抓猩猩做閹割手術。

截私屏這個事情總而言之,是不地道的。與談話內容,爭論的觀點正確與否,都不相關。實際上,那個截屏恰恰說明了我前麵一篇文章中,敘述的過程是正確的:

在他文章剛剛發布不久,我就跟他私下聯係,說他不經過我的容許引用我的隱私是錯誤的,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完全曲解了我孩子的AP課程的問題。他回答說,他這樣用我的隱私是故意的,是對我的“回擊”……我還是耐心對他解釋……他後來就要求我不要寫任何關於他的文章……我還是願意為了孩子做一些妥協的……我就答應了(不再追究這個事情)。於是,他就跟我說,已經修改了文章。這個事情似乎也就過去了。但是,今天早上,又有網友把那文章發給我看看,裏麵竟然一個字都沒有更改!

這就是和那個ID之間的事情經過!而這個經過,通過他的截屏,獲得了完全的驗證。看到截屏的人,應該注意到,我和他最後的對話就是:我發了一個截圖給他。那個截圖是我和他協商這個事情的第二天早上10點,他的文章依然在攻訐我的截圖。跟著那個截圖,我隻說了一句話:想不到你是這樣的人。我就拉黑了這個ID。

所以,我就想,穿內褲看來不僅是文明的問題,還是智商的問題。比如這個ID的截屏,在我看來,就和一個光屁股的猩猩大嚷著說:“看,那些穿內褲的攻擊我陰毛多!”難道那不是猩猩的遺傳嗎?智商之高下,真是天生的呢。用截屏私信的方法,證明對手的正確,還真是第一次看到。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概括這次發生的網絡大混戰,我想隻有這句話可以總結:“想不到你是這樣的人”。

想不到一些人在孩子自殺以後,還會掩耳盜鈴!特別是今年三起自殺以後,繼續掩耳盜鈴。

想不到那曾經稱呼我老師的,也能夠轉身就用人身攻擊的詞匯攻擊我。

想不到曾經信任到給他電話的ID,能夠把我孩子的私事指名道姓地加以攻擊,而且還用了“作死的節奏”(他後來在文章中修改了)。

想不到能夠連私信也截屏發出來。

其實,這些我都曾經想到。庸俗地套用魯迅的話: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猜測中國人的。我隻是對於在美國的華人、而且是進入了高科技領域的華人,還會如此之下作,沒有想到罷了。

本來是對於一起公眾事件的評論(電台報紙都有報道,當然是公眾事件)。觀點不同是非常正常的。在觀點之爭的過程中,言語犀利也好刻薄也罷,也是正常的,隻要不是針對具體的個人。可以說,我在這個方麵是非常自信的。不錯,我會諷刺、會挖苦、會從立論上打擊對手。但是,我既不屑於搞人身攻擊,也不屑於提及對手的私事。我甚至連他們的具體名字都懶得提及。

這就是我所說的穿著內褲辯論。彼此陰毛多少,雙方心知肚明。但是沒有必要脫下內褲做猩猩。

好吧,我接受他們一切的羞辱,因為我根本就知道,我的文章將會成為文集流傳百世,因為我的讀者絕對不是矽穀區區的碼農幾萬之眾。而對手,就是山寨了我的內褲,也不過隻能豎在矽穀的城門樓子上當作他們的穀旗。小心,我在你們山寨之前,會往內褲上澆一泡尿,讓你們整天聞著騷味兒,碼程序。

就在我寫這文章的時候,我的一個也在矽穀的讀者,發了私信給我,提醒我,早在一年前我就寫過一篇文章:反對SCA5,需要反思我們教育的目的(google裏應該還能搜到,發在微動博)。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明確提出來:不要把讀名校當作培養孩子的目標。我在文章中說:常春藤名校的迷戀,其實是扼殺了我們下一代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反叛的精神。

所以,那些攻擊我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已經上了名校才說風涼話的,都是神一樣的對手呀。我這裏恭維他們是神,他們總開心了吧?因為我沒有豬一樣的戰友,所以,我隻能說他們是神一樣的對手了。

華裔注重教育,絕對沒有錯!但是,把注重教育理解為爬藤,理解為“惟有讀書高”,是絕對錯了!這是不了解美國社會、根本沒有領會美國文化的一些大媽的常見錯誤。這種錯誤的大媽,我在外州工作的時候,也不是沒有見過。但是,到了加州,發現矽穀尤甚。一個矽穀的網友告訴我一個故事:她的鄰居孩子考上了康乃爾。按理說,這是100%的名牌藤校了,雖然說是出了一個李登輝,估計有些大陸來的華裔不爽,但是好歹老李也是中華民族曆史上第一個完成了政權和平過渡的曆史性人物。但是,當那個女孩想把康奈爾的標誌貼到自己車上的時候,她的母親竟然不肯,說:又不是考上了哈佛。

這TMD是什麽邏輯?就是爬藤大媽的邏輯!為什麽我說,就是哈佛這類的藤校100%招收華裔,也解決不了華裔的爬藤問題,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帶給華裔孩子的巨大壓力。搞好孩子教育,其實與爬藤是根本沒有關係的。美國前50名的大學之間,教育質量到底有多大差別?我看是不大。美國是一個講究個人奮鬥、講究思想創新的國家。一個藤校的畢業證書的含金量比其他好大學多多少?我看不大。我認識的生意人中,就有耶魯畢業的、哈佛畢業的,也就是很一般的小公司,還比不上我這樣一個外來戶。交談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牛逼到讓人高山仰止的地步。倒是我的許多觀點,都讓他們敬佩。當然,可以說這是個例。那就對了!因為美國成功、失敗,其實都是個例。

爬藤這個事情,其實就是華裔的名牌情結在作祟。這和女人買名牌包包,男人開名牌車的情結沒有什麽區別。我不反對這種名牌情結,隻要你有這個能力。你一定要舉債追求名牌,我也不反對,隻要你自己承擔這個債務。但是現在一些華裔媽媽,把爬藤當作孩子教育的目的。這是為了自己的虛榮,逼著孩子走上不歸路。我曾經在一個灣區的大學群。群主就要求每個進去的人,都在自己的ID後麵寫上孩子的大學名字。我就說了,這個學校的名稱,一來是隱私。二來,容易形成攀比。應該是自願填寫。對吧?願意談自己孩子學校的,自然會談。不願意的,你也不應該勉強。但是這樣當作規矩逼大家,算什麽呢?

但是,通過這次的論戰,我發現這竟然是矽穀地區的媽媽們一種普遍的心態。就在昨天,就有人跟我說,他們那個城市(也在矽穀),幾萬人口,SAT補習班就不下20個。補習班廣告比房地產廣告多。我想想我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也算南加著名的華裔集中的城市,這裏也有很牛逼的華裔集中的中學。這麽多年,我就沒有見到SAT補習班的廣告過。我後來還問了一個孩子在那個中學上學的父親,他說自己兩個孩子都沒有參加過SAT補習班。

教育孩子,不是買名牌。孩子能夠健康幸福地選擇自己愛好的事業,才應該是教育的目的。至於孩子最終在社會上能夠獲得怎樣的成功,說實話,不是多上幾次SAT補習班,不是獲得一張名校的文憑,能夠決定的。

許多人攻擊我,認為我說的“高中生自殺與碼農濃度成正比”太刺激了。如此刺激的結論,都驚醒不了你們,難道我拿湯匙送蜜水往你們嘴裏灌嗎?不過,這幾天下來,根據北加網友提供的資料,我倒有了另外一個思考。我確實覺得我說的那句話有失偏頗,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信息告訴我,父母對於爬藤的態度,都是母親比父親積極。所以,我就修正一下我那個定理:高中生自殺與碼農媳婦濃度成正比。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一劍飄塵,第一部8x8事件長篇小說、禁書“天安門情人作者”,美國企業家,作家,微信: alexlu68; 文學城博客:一劍飄塵- (後麵有一個短橫,因為文學城俺後來找不到原來名字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