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我自己孩子的爬藤經曆
文章來源: 一劍飄塵-2015-03-14 10:12:36
一劍飄塵

我這還是第一次談我的孩子教育情況,因為我是非常注意保護隱私的一個人,何況是對於一個孩子。但是,最近因為談到Palo Alto孩子自殺問題,我批評了華裔父母的那種爬藤心態,引發了加州一場大論戰。而在這論戰中,批評我的一方,不惜采用人身攻擊的方式。這種鄙夷的伎倆,我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奇怪的是竟然來自於以前稱呼我老師的人的口中。所以,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說了,我現在怕人喊我老師,總覺得喊老師的就是小姐,沒有忠貞的概念,最終害得老師和小姐都成為負麵的詞匯。

但是,現在不!一個我覺得還比較理性的寫手,竟然在昨天的一篇文章中用了我和他私下交流的時候提及的我兒子的隱私。這也是我不得不在這裏談談我兒子的原因。

我一般文章中是不說具體的人,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我的眼光應該放在大的方向上,族群、人的思想等等。具體個人的恩怨,我是很少放在文章裏討論的。但是,這兩天算破例了。首先是一個ID對我作了非常下作的人身攻擊,我不得不反擊。現在這個ID,更過份,直接把我和他私下的談話拿出來寫攻擊我的文章,而且提及的還是我的孩子。讓我更加好奇的還有一點,其人在外界一直非常維護自己的形象,總是一種似乎很理性的樣子。但是,這種把私人隱私公布於眾的做法,而且加以歪曲,我不知道他還有沒有一點底線?而正是因為他給我的那種印象,所以,昨天在他文章剛剛發布不久,我就跟他私下聯係,說他不經過我的容許引用我的隱私是錯誤的,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完全曲解了我孩子的那麽多AP課程的原因。他在第一時間對我的回答說,他這樣用我的隱私是故意的,是對我的“回擊”。我真是暈了。因為我在此之前,就從來沒有在文章中提及過他的任何事情。他的曆史地位也根本也沒有到值得我提及的地步呀。如果說大家觀點不同,我批評的也隻是觀點而已。何況,持有他的觀點的,也不僅他一個人。持有我的觀點的,倒是真的似乎隻有我一個人。

但是,我還是耐心解釋,主要是他一直給我一種理性的印象,我就是不願意看到華人中很少的有理性的人也不明白事理。他後來就要求我不要寫任何關於他的文章,原來他是怕了我揭穿他濫用別人信任的本質。但是,這個事情牽涉到我的孩子,所以,我還是願意為了孩子做一些妥協的。而且,我也願意給理性的人一個機會。我就答應了。於是,他就跟我說,已經修改了文章。這個事情似乎也就過去了。但是,今天早上,又有網友把那文章發給我看看,裏麵竟然一個字都沒有更改!攻擊我以及我的孩子的話,一個字都沒有改。

所以,我就想到我說過的那句話,用在華人這個群體中,真是一點也不為過:“嘴上說得多麽冠冕堂皇,肚子裏就有多少的豬大腸”。如此我必須寫點兒什麽來解釋我孩子的事情。

其實,我是非常不想說我的孩子的。一方麵,是隱私的考慮。另一方麵,是因為作為一個父親,說自己的孩子,就難免會有讚美炫耀的嫌疑,何況我心裏確實是以他為榮的。所以,下麵如果有什麽特別炫耀的地方,也請讀者見諒。

確實如那個ID所說,我孩子是上了15門AP,因為他讀書的州是美國中部的一個州,如果他不讀AP,普通的課程就沒有什麽他可以讀的了。他高一剛去那個學校,自己選了課。學校的顧問就把他母親叫到學校去,說他選的課程度太高又重,說這樣壓力太大。他母親征求他的意見,他自己說沒有問題。最終,一個學期下去,他們學校顧問就再也沒有煩他過。與矽穀的許多家長不同,我孩子選課等等,都是自己做的決定。我不在他的身邊,他母親是那種放牛吃草型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初中畢業升高中。離他們10英裏距離,是他們州最有名的高中,曆史上獲得過四次藍絲帶獎,就和矽穀的Gunn High地位差不多,而且是沒有競爭對手的。那個都市附近的華裔,都是往那個學校紮堆。許多居住幾十英裏開外的,都為了孩子搬家過去。但是,他母親在他的堅持下,最後就在自己家附近一所普通的中學裏讀高中了。為了這個事情,我還非常不高興。

所以,我現在的關於教育的觀點,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點上,我感謝我的孩子,因為他給了我許多的啟發。
那個引用我隱私的ID文章中,用了非常不禮貌的詞:作死的節奏。我很難理解,他對我有多大的仇恨,要引申到我孩子身上。對於我的孩子來說,15門AP根本就不存在問題,那是因為他們學校是一所完全因材施教的學校。最後一年,他們學校為了包括他在內的三個學生,專門開設了一門高等數學的AP課。我孩子有15門AP,第一是他自己的選擇;第二,是學校在他展示了能力以後的認可。這裏麵沒有家長的拔苗助長。如果說和矽穀地區不一樣的,就是他們在讀書的過程中,沒有那麽多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除了小提琴,是父母逼著他學習的。因為我們覺得音樂是一扇不同於其它學科的窗戶,可以陶冶他的情操。其它所有的學業,都是他自己的選擇,沒有參加過任何的補習班、包括SAT補習都沒有。除了學校安排,沒有任何其它校外的活動。當然,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是沒有掙紮,但是,也許是我們太疼愛他,基本上都是以他的勝利結束。這也是為什麽我要說,我感謝他的原因,在與他的鬥爭中,我一點點領悟了美國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選擇。

也許,我還應該說一下他在高中獲得的各項榮譽,我知道這是許多中國家長翹首以待的。我也非常非常想炫耀一下。但是,最近發生在矽穀的學生自殺,讓我想到我的責任。我已經變得越來越有名。這是我遭受到人身攻擊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對於name-dropper,我無能為力。但是,我可以通過我的文章,給我的讀者一些不同的思路。所以,我不想在這裏說他曾經取得的成績。因為我越來越覺得,這種拿孩子成就炫耀的方式其實造成整個社區的壓力。我們從小接受的中國教育,強調“榜樣的力量”,但是實際上,每個人的能力興趣不同,跟著榜樣走,最終是害死自己。而且,我覺得孩子取得的這些成就,不是美國這個教育係統強調的重點。美國的教育是一種因材施教,我孩子取得了成績,很好。但是,另外一些孩子沒有這些成就,對於美國的學校老師(申明:華人少的地區)來說,也一樣了不起的。比如,我孩子最終拒絕了所有錄取他的藤校,選擇了一所排名15以外的學校。為了這個事情,我還專門跑到學校一趟。坦白地說,我那個時候還是有那種藤校情結的,何況,他已經被4所藤校(包括華人所謂的大藤)錄取了。

但是,出乎我的意料,美國老師都說他選擇的學校很好。我甚至還問他們學校的顧問,說是不是他選擇另外一所(大藤)更有利於他的未來。那個老師看著我,一副很吃驚的樣子:你孩子喜歡現在這所大學,難道不是最好的事情嗎?

我自己關於美國中學教育,所知不多。基本都是自己孩子的這一點點心得。但是,我對於中國人的爬藤情節,非常了解。我自己也是這樣一路掙紮著過來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有一種自負:我的孩子,以後一定是哈佛斯坦福這類學校的。孩子到了高中,我更是信心滿滿。一直到他被藤校錄取,我都還有這樣的夢。但是,孩子最終拒絕了藤校。說實話,這個衝擊對於我來說也是巨大的。而到了這次矽穀接連三起高中生自殺,我就反思自己的思想。我覺得非常慶幸的,就是自己這麽多年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跟孩子生活在一起。陰差陽錯,反而給了孩子一份安靜,一份根據自己天賦選擇的自由。他的15門AP並非外力強迫,而是他自己在那個高中的普通課程中沒有什麽可以學習的情況下的不得不為。我今天又特意問了一下我的孩子,他的15門AP最終被目前這個大學承認可以轉學分的有幾門,他說隻有4門。所以,那篇文章中攻擊我的孩子為了爬藤選擇那麽多AP,是完全在誤導讀者。

請容許我不再講我的孩子,因為我怕忍不住就會把這個文章變成炫耀的文章。我講講他的一個好朋友。那是他小學同學,和我孩子一直到高中都在同個學校。這也是我孩子不願意去最好的高中的原因,因為他從小長大的同學們都在那個普通高中的學區。

他的這個同學,父母都是博士畢業,父親是學區委員,還是我們那片童子軍負責人。我孩子就是跟著他的孩子,參加他們的童子軍活動。因為兩家隔著幾棟房子而已,所以兩個孩子成了最好的朋友,還經常在對方的家裏過夜。

但是,這個同學的學習一直不好。一直到高中,考試都很少有B。更不要說上什麽AP課程。要是我們華裔父母,不要說是博士畢業的父母了,就是文盲都要急死。還不知道要上多少補習班了。我們也是私下要求自己孩子輔導一下這個同學,希望能夠幫助到他。但是,因為我們孩子選課和這個同學差距太大,幫的也有限,最終就是兩個人聚到一起就是打電玩。我問我孩子,他父母對於這個同學的情況是否著急?我孩子莫名其妙反問我:爸爸,他父母為什麽要為他著急呢?這個反問讓我啞口無言。

我為了孩子大學錄取的事情,回去那個城市,也去拜訪他們。問他們孩子情況,他們非常坦然,說去當地的社區學院,打算鼓勵孩子學習一項技能,出來做個技術工人什麽的。同時,他們也祝賀我的孩子上了那麽好的學校。
說實話,我聽了以後,都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回頭看看兩個孩子在一起,無憂無慮地打電玩,談笑風生。我就想:如果是兩個同樣的白人或者黑人家庭,這兩個孩子還會保持這樣的關係。如果是兩個同樣的華裔家庭,這兩個孩子還會這樣嗎?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自己都不敢講中國政府不好的話。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敢公然說中國政府是一個好政府了。但是,人都有歸根的屬性。這是一份很難剔除的感性。所以,許多人就集中歌頌自己的文化了。中美文化的差異是巨大的,到底是中國的文化好,還是美國的文化好?這個問題我相信,從大曆史進程看,已經有了答案。而我們在美國的一些華裔,因為自己的努力拚搏,累得焦頭爛額,總算在美國有了一份不錯的薪水。其實,也就是一份工程師一類的工作。我當然不會詆毀工程師這個職業,但是,一些人因此就認定了“惟有讀書高”這條路,甚至因此逼迫自己的孩子走上爬藤的道路,甚至在藤校已經錄取了遠遠超過亞裔人口比例的亞裔學生的情況下,還要狀告藤校不公。這是什麽心態?今天我就預言一下:即使藤校對華裔開放大門,錄取率也唯SAT是問,也絕對改善不了華裔孩子遭受更大壓力的事實。因為到那個時候,華裔父母們又會有其他的更高目標,督促自己的孩子往上爬。這種爬藤心理的根本,在於中國文化中那種官本位的思想。許多人奇怪,在美國哪裏有什麽官本位?我說的是,這種官本位的思想,造成華裔的個個都要麵子、個個都想做“人上人”的思維模式。

但是到了職業選擇,我們華裔孩子卻局限在有數的幾個領域。為什麽呢?因為官本位思想的另一個特質,在於保守,求穩。在許多父母眼裏,爬藤是為了做人上人,至少麵子上好看了。而職業選擇,就又變得要安全可靠了。有限的幾個領域,就成了華裔集中營。這種情況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又是一個會引起爭議的話題。我就不在這裏討論了。

最終,我還是希望讀者能夠看看我上麵舉出的那個我孩子同學的父母的例子。他們坦然地麵對自己孩子去社區學院的事實。美國的文化就是如此:如果孩子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與其逼他爬藤,何苦不讓他快快樂樂順其自然地做一個普通的技術工人呢?幸福是發自內心的快樂,不是靠努力學習獲得的。

抱歉:我群太多,一般情況下,我是不進群裏看,都是發帖而已。所以,如果有人問到我什麽問題,沒有回答,請理解!如果有急事,請私信我!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一劍飄塵,微信: alexlu68; 文學城博客:一劍飄塵- (後麵有一個短橫,因為文學城俺後來找不到原來名字的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