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殺率與碼農濃度成正比
文章來源: 一劍飄塵-2015-03-10 09:34:59
一劍飄塵

又一起高中生自殺!在矽穀城市Palo Alto!這是從去年10月以來發生在這個城市的第五起高中生自殺事件!今年第三起!Palo Alto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如果說斯坦福大學是這個城市的後花園,蘋果公司第一家蘋果專賣店就開在這個城市,估計許多人就明白這個城市的地位了。這是一個華裔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城市。據說這個城市的每一個Starbucks,都坐著不止一個風險投資商,就等著來咖啡館聊天的斯坦福學生中出現一個天才,然後就送上幾百萬的美鈔讓他揮霍。

這個城市還有一個牛逼的地方,隨便一個廁所,估計也能賣出上百萬美金的價格。當然,我不是地產商,就這麽一說。您也不要當真,跑去美國地產協會評估廁所價格。前麵我寫的文章“38節,做愛去”,就有矽穀的一個朋友電話我,跟我叫真,說我那文章中錯用有效數字。這老兄還因此推論說我是文科生。

說實話,我選擇作朋友的不多,能夠有我電話的朋友更是鳳毛麟角。但是,他竟然不知道珍惜我對他的這一片癡情,公然瞧不起文科生。於是,我就為了文科生的名譽跟他反擊,說:你懂得有效數字,了不起,你懂得文學修辭中的“反諷”麽?

他就木然了。

當然了,我最後還要再為了理工科的邏輯能力羞辱他一番。我告訴他,我不僅是理工科畢業,而且還畢業於很牛逼的西安交通大學,我在大一的物理實驗課上,就被老師強硬灌輸了有效數字這樣的概念。

以前我一直覺得理工科的邏輯性比較牛逼,但是從這個事情我看到,人一旦腎上腺素分泌旺盛,神馬文理科畢業的都沒有用,立馬變成神經科。

關於這個高中生自殺事件,我也一直想寫文章的。這麽重大的事實,說實話,我不寫都對不起那些自殺的孩子。但是我知道,在這個時候出爐我的觀點,一定會被這個民族的各個大神們跳罵的。不是嗎?上次Gunn High的孩子自殺,我就是在矽穀的微信群裏隨便說說父母的責任問題,就遭到群裏一致的攻擊。他們的觀點非常有意思:孩子都死了,現在是父母最傷心的時候。更有自認為那父母的朋友的,更是一幅老母雞的架勢,就差拿刀砍我。

這些人一定是童話故事聽多了,以為老母雞可以保護小雞。事實上,沒有人類圍上柵欄,老母雞自己也要被黃鼠狼咬死的。

Palo Alto這個城市的兩所美國頂尖高中,從2009以來已經12起學生自殺!這個比例顯然是非常高的,幾乎是說,每所高中每年有一個孩子死於自殺!

青少年自殺問題,其實是一個社會現象。我從政府的統計網站上找到下麵的一段文字:A nationwide survey of youth in grades 9–12 in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found that 16% of students reported seriously considering suicide, 13% reported creating a plan, and 8% reporting trying to take their own life in the 12 months preceding the survey。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高中生的自殺傾向是非常高的,16%的學生嚴肅地考慮過這個問題,8%的嚐試過!但是,最終自殺成功的很少。 Palo Alto這個城市的兩所高中的自殺率,是美國中學中的翹楚。同樣我所生活的城市高中,也是美國非常有名的高中,也是華裔集中的高中,這麽多年,就沒有聽說有學生自殺的。對比我所在的城市,雖然也是一個收入比較高的城市,但是這個城市裏人的職業分布非常廣泛,從公司白領到餐館小老板到生物保健公司大老板,都有。而Palo Alto,顯然職業集中,絕大多數是高科技領域的精英。就如同本文開始的例子中說的那樣,對於這些精英來說,張嘴就可以把我這樣一個十多年的機械工程師經曆改寫成文科生。我當然不敢斷定他們一定是什麽樣的人,但是我知道,當一個人在自以為很成功地道路上走到40多歲的時候,很可能眼睛中就隻有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了。所以,這裏我提出一個定理:高中生自殺率與碼農濃度成正比。

這樣一說,我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刻薄了一點兒。在這樣悲傷的時刻,給那些脆弱的心靈上撒鹽?但是,今年僅僅三個月已經3個孩子自殺。如果還是像過去那樣,一有孩子自殺,就開始家長聚會互相安慰、學生也非常懂事地寫勸進表給學校——安慰校長老師,然後就是扒拉扒拉的學生心理輔導。我敢說,要不了多久,還有孩子會走上絕路!因為在我看來,孩子無辜,其罪父母!我知道沒有人敢於這樣講,因為大家都沉浸在中國的那種中庸文化中。事情出來了,隻知道互相抱團取暖。事情過去了,又是依然如故。
中國文化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觀點,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而那些在美國從事高科技行業的華裔,特別是碼農,更是從自己的經曆中驗證了這個真理,因為他們就是讀書中的優勝者。Thank God, 美國的高科技行業給這些Nerd提供了 一條道路:在薪水很高的科技公司裏打工的道路。而無疑,這個行業集中在矽穀。

和美國的普通行業、其它城市的薪資比較,這些幸運地在矽穀有了一份工作的華裔,無疑有自戀的資本。所以,他們的意識中,也就擺脫不了讓自己的子女繼續踩著自己的足跡前進的願望。在他們眼裏,中學就要是最好的中學、大學就要是藤校。在這樣的整體氛圍下,可以想見整個城市孩子們的生活壓力之重。不要說自殺的畢竟是極少數。能夠自殺成功的人,其實真是要有極大的決心的。通過這幾起自殺案例,我們可以想象,在那兩所學校學習的孩子,有多少是生活在噩夢之中。

當然,有心人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例子來反駁我,隻是這次不要再說我是文科生就好。我耽誤不起文科生的名譽。其實,從上次(一月份)的自殺,就有人反駁我。就有人說,這個城市的家長是如何的團結、如何的善良、如何的不給孩子壓力。而Gunn High的幸存的孩子,還集體給學校寫了安慰信,說那個學校是多麽地好,學生是多麽地沒有壓力。當然,這些攻擊我的人,應該是沒有統計,那些寫這份公開信的孩子組成的情況。我以小人之心揣讀一下:那些成績落後的學生估計不會在這個名單上的。

我是抱著善良的心,接受這些攻擊的。畢竟,我也不能表現得太刻薄。刻薄到連孩子們的話也不相信。但是,僅僅一個多月,又出來了這一起孩子自殺的事件。我現在就要反擊了:難道應該反思的不是這些家長嗎?當你們安慰丟失了孩子的家庭的時候,你們想到過為什麽孩子們會生活在如此壓力之下嗎?即使孩子自殺的如此多,捫心自問,你們心中是不是還是在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機會去讀藤校呢?你們是不是還支持狀告哈佛在新生錄取上歧視華裔呢?

原來我是支持狀告哈佛的。但是最近幾起孩子自殺的案件,讓我有了反思。就在1月份Gunn High的孩子自殺的同時,一個耶魯的華裔女生,也是成長於矽穀(後來好像搬家離開了),從金門大橋上跳海自殺。所以,我現在突然覺得藤校減低華裔的錄取比例,其實不是歧視,而是治病救人。治的就是華裔文化中的書呆子情節,治的就是瑪農們這種一根筋的死讀書情結。

看看我前麵的文章吧,一個洛杉磯碼頭工會的工人,年薪平均14.7萬!不需要藤校學曆,甚至大學都不需要。華裔敬仰的Jobs,比爾蓋茨,李嘉誠,哪個大學畢業了?我現在都後悔自己當初讀了大學,更不要說還分理工科、文科。如果當初就是初中畢業,說不定現在手下早已經雇傭了大批藤校畢業的碼農呢了。至少,也可以到碼頭工會混一份比瑪農還高的平均薪水吧。

因為以前的工作經曆、以及這次反對SCA5的經曆,我對碼農有比較深刻的了解。我發現許多的瑪農雖然在美國頂級高科技領域工作,卻對美國的精髓完全不了解。

美國是一個和中國不同的社會。這是一個鼓勵創新、鼓勵英雄主義、鼓勵個人價值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藤校雖然牛逼,但是沒有牛逼到和中國的北大清華那樣,可以靠校友提攜青雲直上的地步。如果我們逼迫孩子走上唯藤校是優的道路,其實是遏製了孩子們的創造性天賦。有能力讀藤的,當然不錯。對於讀書不感興趣的,美國也照樣有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們發揮。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都當作林書豪培養,你自己也沒有林書豪的父母長得帥,不是?

我們這代移民,都經曆過中國的高考,絕大多數人是高考的勝利者。但是,如果不唯成敗論英雄,認真想想:無論是當初高考的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在那條獨木橋上不都是受折磨者嗎?Thank God, 美國這個社會沒有設置這樣的獨木橋,這也是為什麽美國名校並不唯成績是問的原因。那麽,我們有什麽理由,要自己設置一條獨木橋,逼著我們的孩子走上去呢?

注:碼農,高科技人才自嘲的名稱,比喻是在鍵盤上碼程序的農民。現在看,還確實挺形象,隻是有點兒對不起農民。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一劍飄塵,微信: alexlu68; 文學城博客:一劍飄塵- (名字後麵有一條短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