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屠殺中的性別悲劇
文章來源: 一劍飄塵-2015-01-25 14:07:53
一劍飄塵

昨天晚上,和幾個朋友吃飯。華人嘛,一旦開吃就是天南海北了。事後想起來,華人這種吃飯的文化非常奇怪。基本上華人屬於比較羞澀的種族。平時要是讓我們這個種族的人誇誇其談,或者出頭露麵參與公眾事務,是非常難的。但是隻要有飯局,就變得無話不談了。所以,我有一個突然的想法,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求美國政府,為了避免種族歧視,提高華裔的投票率,以後任何的選舉都應該在投票箱之外,擺一張八仙桌,布置一個飯局。既然可以提供多語言服務,想必也可以照顧一下到華人餐桌文化的特性。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慨,是因為昨天晚上我們竟然在飯局上討論起揚州十日屠殺的話題。一個對曆史政治都有極高造詣的大哥,推薦我看看“揚州十日記”。今天早上就google來,不長,八千字而已,清朝的文言文,也不是很難。但是看完以後,我開始懷疑自己如何可以津津有味在餐桌上討論這種話題。

因為作者王秀楚在文章的結尾特別強調:“其間皆身所親曆,目所親睹.i.....遠處風聞者不載也”,所以這部記錄清兵在揚州屠殺的文件,被曆史學家認為是“信史”。是研究揚州屠殺的重要的口述曆史。就在這短短的篇幅中,展現的是一副人間煉獄的場景。比如類似下麵的慘狀,在書中隨目可及:

.....行過一溝一池,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途中亂屍山疊,血流成渠.....

揚州屠殺是比南京大屠殺還要嚴重的屠殺,按照書中所說,五萬清兵在十天內(實際開放屠殺五天)屠殺了八十萬揚州人!接近南京大屠殺的3倍。即使後來曆史學家的保守估計,被屠殺的民眾也超過10萬眾。要知道,那是一個冷兵器時代!這些屠殺都是用刀,斧等冷兵器砍死!無論是十萬還是八十萬,都是驚人之數。

如果把那些被清兵砍殺的漢人,穿越到今天,看看曆史教科書上堂而皇之的把清朝當作中國的正溯,電視屏幕上充滿對於滿清王室的歌頌,這些當時膽戰心驚麵對屠刀的漢人,應該是多麽地氣憤呢?

也未必!

因為我們從“揚州十日記”裏,也看不到這個親曆屠殺的王秀楚有多少建立在國家意識上的憤慨,更多的是一個普普通通老百姓對於自己生命安全的恐懼。

作者做了兩件同樣的事情,分別針對明朝和清兵。在清兵入城前,賄賂明朝將領,在清兵入城後和鄰居一起商量設案焚香迎接。同樣慰勞軍隊,針對的是敵對雙方,作者都沒有上升到國家種族的高度國去感慨,而是為了保全身家性命的認為是理所當然。所以,中國老百姓傳統上是不在乎國家民族的,這也是中國曆史上能夠兩次被外族滅亡的原因。老舍在《四世同堂》裏,借用祁老爺子在日本人進北平城之前告誡兒孫的話,說出了中國人民對於外族入侵的普遍的看法。在祁老爺子看來,日本人進城和以前的兵災沒有什麽兩樣,隻要準備三個月的糧食,就可以應付過去。

所以,揚州十日裏的王秀楚在最後被清兵將領救下來以後,表達的那份感激,也並不讓我意外----雖然這是在他三個兄弟被屠殺之後。想想現在網上那些動不動叫囂要打台灣打日本打美國的糞青,當戰爭真正來臨的時候,他們會比王秀楚表現得更男人一點嗎?

在這部口述曆史中,我們看不到一個種族麵對外族入侵時的那種同仇敵愾的精神,除了一幕幕被屠殺被搶掠被奸汙的慘劇,裏麵充斥的是懦弱與分裂。

男人的懦弱,表現在要求自己的妻子被清兵俘獲以後,立刻自裁以免受辱。看到此處,一劍不由感慨:中國女人的小腳真的是白白裹了。關鍵時刻,要是有一雙大腳,靠不上男人也就算了,自己逃跑就是。這個男人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後來的逃跑中,當清兵在屋頂發現了他們的藏身之處,他自己以及其他幾個男人,丟下了自己的妻、子,甚至包括懷孕的婦女,逃之夭夭。

還是這個男人,對於那些迎合清兵的獸性賣弄風情以求自保的女子,他充滿了鄙視!RNN!你們把女人裹足,你們讓女人成妾成妓,事到臨頭,又保護不了女人,竟然還好意思批評女人“不以為恥”!女人呀,這就是中國男人!不是今天才有,四百年前就這個德性!

還是這個男人,不去檢討自己的無能,不去攻擊那些叛降了滿清的同族士兵在隨後對揚州的第二次屠殺。卻在評判女人的“不以為恥”之後,發出感慨:“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乎?此中國所以亂也”,這竟然是全書中唯一一次表達出來的國家意識!原來,女人是自己的,女人的屈辱是國家的!中國男人呀,有點兒邏輯好不好?中國保護不了你,你還能張開腳丫子逃命。你保護不了女人,難道她們就應該等死?

揚州大屠殺,被許多中國人用來說明國家強大的必要。但是看到這個男人對於國家的感慨,我也是醉了。我從這裏,看到的是國民性。這種危難關頭能夠拋棄懷孕妻子的男人,無論他能夠發出如何頂天立地氣壯山河的愛國熱情,都喚不起我的同感,無論他是不是炎黃子孫。

我相信那些背叛明朝的漢軍,也是和這個男子差不多的人。但是就是這些投降了清的漢軍,在滿人停止屠殺以後,火上澆油,對揚州這個已經被摧毀的城市進行第二次洗掠。在我看來,這個行動對於這些漢族士兵來說,最重要的價值不是軍功(揚州已經被攻占),而是向新投誠的主子表衷心、遞投名狀。這裏不要說指望他們對於已經遭受塗炭的揚州百姓有點滴的同族情誼,就是要他們有一點點人格的正派,也不可能的。

看完此書,我不得不再次強調一下我的曆史觀:中國曆史不能細看!

如果我們就是遵循教科書的知識,揚州十日屠,史可法英勇就義是英雄,清兵屠城殘暴,揚州人民可憐了去了。而把這部親曆者說翻開來仔細瞧瞧,國民性之卑劣浸透紙背。我不得不說,中國曆史上每一次的屠殺,受害的都隻是中國的女人!男人,咎由自取!

*****
版權所有:一劍飄塵;微信:alexlu68;微博:一劍飄塵usa
文學城博客:一劍飄塵- 後麵有一個-, 因為原來那個id登陸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