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習慣中國排第一
文章來源: 北美曹先生2015-10-09 10:41:11

最近,美國U.S. News發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力壓MIT,排名全球工程類大學第一。對這則“喜訊”大家看法不一:有人為此自豪,興奮不已;有人質問新聞真假,或者評價標準有問題,或者背後有貓膩,甚至是“陰謀論”;等等。

無獨有偶,在此之前,中國的屠呦呦女士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她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人和中國本土科學家。當然,這個大喜訊是絕對值得慶賀了!但還是有人提出,在青蒿素研究方麵,中國其他人比屠呦呦更有資格獲得該獎項;甚至有人說,這和中醫沒什麽關係,中醫還是沒什麽價值和出路;等等。

其實,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過分挑剔,甚至我們要逐漸習慣中國排第一!以前,我們知道的就是中國人口絕對排第一,其它能排第一的也往往都是負麵的地方,我們不相信、也不習慣在這些令人仰慕的方麵也能排第一。這些年,中國的工程建設量在全世界是絕對的第一,工科專業也因此得到快速的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要敢於正視這個事實!評價標準沒有絕對的公允,評價背後也許會有些許偏頗,但之前,為什麽清華就很難進三甲?而為什麽這次能有四所中國大學進入工科前二十?即使會有點貓膩,也需要你有真本事。可能會有人比屠呦呦做得更好,所以今後會有更多的中國人獲得諾獎;中醫在中國被不斷質疑和醜化,但包括美國等世界很多國家都正在積極研究中醫的價值和應用,而不少全球大藥企也在拚命獲得對中醫技術和藥劑的控製權。如果我們確需對身邊的東西存有懷疑,但也要對未知的世界抱有充分的敬畏!

前不久,清華大學校長一行來溫哥華訪問,我有機會獲悉清華的發展動態和看到他們這批人對事業的熱愛和投入!在現有的體製環境下,清華確實做得相當不錯,而現在他們正努力進行自身的人事製度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並抓緊推進國際化的進程。今年6月份清華就聯合華盛頓大學和微軟在美國西雅圖創建一個新的全球創新研究院(GIX),其未來前景和影響力不可限量。清華這批校級、處級領導都年輕有為,幹勁衝天,和他們交流接觸,即使你不相信清華現在真的能排在工科第一,但也會相信清華正朝著世界一流大學堅定地邁進!

當然,在今後越來越多地看到中國排第一的喜訊時,我們也勿需盲目樂觀。雖然有清華等幾所大學發展迅速,但要知道,國家在這些學校的投入很大,也給了非常好的激勵製度,但中國總的高等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大部分大學還都差強人意;盡管有屠呦呦首獲諾貝爾科學獎項,但我們要知道全世界至今為止已經有790人獲得此獎項,我們比較敵視的鄰邦——日本就有22位獲獎者,而俄羅斯有16人,印度居然也有7人,人口不到3600萬人的加拿大也有21人!雖然中國一些指標排名靠前,但從人均情況來看,還相差甚遠。

總之,在今後,既要習慣於中國排第一,有這份自信;還要不斷警醒,更加發奮自強,中國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世界有貢獻、負責任的大國!

祝賀屠呦呦為中國人爭光!

加拿大女王大學的一位教授獲得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他和中國學生在一起。

    清華大學邱勇校長一行9月份訪問溫哥華,與當地校友會部分校友合影。

 點擊關注下麵“幸福家庭圈”,傳播正能量創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