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鬱
文章來源: 高曉嵐2016-04-25 03:51:18

我患有躁狂抑鬱雙向精神障礙多年。上一次比較嚴重的發病是2008年底。從那時起一直在服藥。我的生活正常,精神疾病得到不錯的控製,思維和情緒都正常,完全不影響功能。不過即便是在這種好的情況下,我的情緒還是有些難以覺察的波動。現在想來過去幾年裏那幾次在網上衝動地購買一些我並不需要的東西應該是我病情的一種表現。這種疾病可以控製,但是目前還不能根治。我是帶病生存,病情控製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就是緩解期。

今年一月,處在緩解期的我因為接連發生的一係列事情,陷入了抑鬱。我當時很擔心我上小學二年級的小兒子祥兒的注意缺陷,剛和學校開完會。另外我從在紐約的一家翻譯公司接了一個翻譯項目。項目很簡單,翻譯300多份中國人的身份證。可能是太簡單了,工作單調,又要求細心不能輸錯枯燥的數字,這完全不是我的強項。我大大高估了我的產出量,因此要在到期日完成任務顯得幾乎不可能。我為了趕工加班加點,也影響到對家裏的照顧,家人也表現出隱隱的不滿。

我開始變得對我先生的一舉一動格外敏感,主觀放大了先生的不滿(其實他更多的是對我的擔心)。我變得多愁善感,一些小事情會讓我哭上一會子。我失眠了,頭痛。我對家裏和家人一些原來就存在但是一直不以為意的小毛病而不滿。我陷入了抑鬱。抑鬱像一副有色變形眼鏡,扭曲了我對世界的認知,讓我更多地看到事物的負麵,並且放大了這些負麵。

我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活著有太多痛苦,離去是種解脫。這是我當時內心的真實感受。當然為了孩子我還不會去自殺,但是自殺的念頭不時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好在我那時還能控製自己,我上網搜索自殺幹預熱線,向一位義工在電話上傾訴,一邊說我一邊流著淚。義工靜靜地聽我說,並不時溫和地對我說些鼓勵我提高我自信心的話。

我的先生覺察到我的異樣,告訴我應該給我的精神科醫生打電話。那時我的抑鬱還不嚴重到失去了自知了,我也意識到我應當尋求醫生的幫助。我給醫生打了電話,第二天是周一,我拿到了預約。我先生陪我去看了醫生。我的精神科醫生給我調整了藥物治療方案,把原先服用的10毫克Abilify改為5毫克,晚上睡前加服100毫克的Seroquel。醫生說Seroquel除了能幫助改善睡眠以外,其抗抑鬱的效果也比較好。

我回到家裏遵醫囑服藥。在大約10多天以後有了明顯的好轉。在藥物的幫助下我走出了一次抑鬱發作期。生活還是原樣的,沒有大的改變,仍然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但是我又能安然處之了。抑鬱是一種疾病,大腦中的神經遞質發生了紊亂。現在有藥物可以比較快地糾正。當大腦中信息傳遞物質神經遞質重新恢複平衡,抑鬱就會大大改善。及時的藥物幹預幫助我走出抑鬱。我先生的關愛和對我疾病的症狀的早期發現和提醒我在疾病的早期去看醫生也使我的治療事半功倍。

我現在的心情很平和,有種微微的幸福感。我喜歡上了現在這種藥物組合,感覺這樣的組合使我的情緒很平穩。隻是早晨起床的時候要掙紮一番才能起來。但是起床後尤其是喝完一杯咖啡後,我的精神就好起來了,不再困倦,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絲毫不受影響。

走出抑鬱以後,我們 要能接納有局限的自己和並不完美的世界。抑鬱症患者不要諱疾忌醫和排斥藥物治療,患者的家人也要學會早期發現患者的症狀提醒和敦促患者及時就醫。願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