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北美求職記
文章來源: 高曉嵐2016-04-23 09:51:01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從“白骨精”變身為大媽。多年前我放棄了在中國上海的職業生涯,來到美國相夫教子,過起了家庭主婦的生活。

轉眼孩子們上了小學,我也有了大把時間,是找份工作的時候了。我動此念是兩年前,那時我的小兒子上了全天的Kindergarten。我家所在的大普林斯頓地區又是大藥廠總部雲集之地,有醫藥市場營銷背景的我不免充滿了希望,躍躍欲試。

我整理了簡曆,上indeed, linkedin, Monsters 等網站,給各大藥廠投簡曆。過了約莫一年左右時間,我很少收到回音。簡曆上6年的職業空檔和美國工作經驗的缺失成了我在北美重返職場的一大障礙。

為了增加機會,我找到了新澤西職業康複機構,因為我患有燥狂抑鬱雙向精神障礙,在美國這算是一種殘疾(disability),因此我符合接受職業康複機構的服務的資格。我接受了我的輔導員的輔導,但是我感覺這種輔導對我的幫助並不是最大。到了去年,我參加了這家機構和輝瑞大藥廠(Pfizer)的活動,去了輝瑞在新澤西的一個園區,與輝瑞人力資源部負責員工多元化的經理有了接觸。他們讓我去他們公司的網站上去申請我感到合適的職位。有一天我還應邀去輝瑞在紐約市的總部參加了一個晚會,與更多的人力資源經理簡短地交談。也許我繼續下去會有所收獲。但是我得到了別的工作機會,見下文。

在長長的求職過程中,我也打了些零工。去年幫我在中國的一位開市場調研公司的朋友做了一個網上市場調研的項目。後來我又幫美國的一家谘詢公司做了電話市場調研和項目管理。今年初這家谘詢公司跟我聯絡的人失聯,斷了我和這家公司繼續合作之路。(這家公司好像是一個人的公司,找不到其他人)

去年下半年我應聘紐約市的一家會議製作公司,經過麵試、做模擬項目、再次麵試幾道關,麵試官給我的回饋都是很好的,我感覺有很大把握拿下這份工作。然後我收到一份婉拒的電子郵件,有種受挫的感覺。不過去紐約市工作將是很大的一個挑戰,甚至是一大負擔。從我家乘坐Bus去紐約單程要花一個半小時。每天工作8小時再加上路上的3 個多小時,就完全照顧不到家了。我的孩子們還小。這樣還要花錢讓孩子們上學前學後班(before and after school),很不上算。

皇天不負有心人,今年一月底,終於出現轉機。幾乎是天上掉下餡餅。那一天,我在電子郵箱裏發現一封電子郵件,是一家電話口譯公司的招聘信。可以在家工作!我點開信中鏈接並做了申請。申請中包括在網上錄音回答10個問題,其中的幾個是翻譯問題。過了幾天,該公司的招聘人員給我打了電話,給我介紹了公司的情況,我表示有興趣。招聘人員給我發了一份術語詞匯表並跟我預約了考試的時間。第一次是預考,通過了又預約了正式考試。考試後過了幾天我收到通過考試被錄取的通知。

我現在在這家公司工作已經快一個月了。每天在家工作5小時,孩子們在學校上課的時間我在家接電話做口譯。下工後再接孩子,啥也不耽誤。非常適合我。下了工就不用擔心別的,沒有什麽壓力。

在我等待考試結果的時候我怕自己沒通過就又在網上搜索了其他做遠程翻譯的公司並給其中幾家投了簡曆。其中的一家做遠程視頻醫療口譯。我大學本科學的是護理,也自學過醫學英語。這家遠程視頻醫療口譯公司通過第三方測評公司給我做了測評,我有幸通過了測評,得到了這家公司的offer.  也是在家工作,不過因為是視頻醫療口譯,offer的工資比我目前的工資要高不少。經過考慮,我決定接受這家公司的offer.  我會在完成培訓後轉到這家公司工作。

大媽我終於在美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要感謝在文學城上結識的“筆譯哥”。是筆譯哥告訴我我可以在翻譯網站Proz注冊。我收到的那封電話口譯公司的招聘信是從Proz網站轉來的。現在因為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和 來美旅遊經商中國人的增多,普通話/國語口譯員的需求也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