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
文章來源: 高曉嵐2014-09-10 04:41:49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方方麵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拿洗澡來說吧,就有著很大變化。

小時候,家家都是用木頭箍的木澡盆洗澡。用水壺燒上熱水,加到放了涼水的澡盆裏,調到合適的溫度,然後洗澡。也沒有專門的浴室,就在廚房(如果幸運地有獨立廚房的話)或者在任何一個房間裏洗。洗完了,把髒水舀到小腳盆裏,一盆一盆地倒掉。夏天還好,到了冬天,我們住的長江中下遊一代沒有暖氣,比較冷,洗澡就要生火,一般生一盤碳火。也不能天天洗,一般一個禮拜洗一次。洗的時候身上能搓出很多“泥”,飄在洗澡水上。

繼母和小傑的媽媽很要好。小傑媽媽在醫院病房的化驗室工作。她值班的禮拜天常常讓我們去她們化驗室洗澡。那裏有間水房,用醫院的熱汽少了一大缸熱水,房間也很暖和,比在家洗澡強多了。可以慢慢地洗。

後來醫院開了澡堂。起先也就是一大間有暖氣和熱水的房間,大家子帶澡盆去洗澡。澡堂在半山腰,病房大樓的後麵,鍋爐房的邊上。我記得小時候扛著大木澡盆去那裏洗澡。再後來醫院的澡堂翻修建了淋浴房。每家按一人一個月四張的配額買澡票。一星期去洗一次。每次人都很多。外間是更衣室。裏間是一個大通間,有十來個淋浴頭(淋浴花灑很快就壞了,也沒有換,就是自來水管直接放水)。也沒有隔斷,沒有遮掩。

人多的時候好幾個人共用一個淋浴頭。一屋子赤身露體的女人,有老有幼,各種身材的都有。我總是很窘,不敢看人。也很擁擠,有時免不了有肌膚碰撞,滑膩膩的。有時還有媽媽帶個6、7歲的男孩去女浴室洗澡,挺反感的,又沒辦法阻止。浴室裏彌漫著水蒸氣,洗得時間長了會覺得透不過氣,要出來到更衣室換換氣。從沒見過男浴室是什麽樣子。聽說裏麵有個大澡池可以泡澡。

到了大學,大學的浴室也是類似,一樣的沒遮掩,沒有隱私可言。不同的隻是浴室裏都是妙齡青春女子。那時候也還是不好意思,隻匆匆地洗匆匆地出來。

大學畢業我回到父親和繼母的家,不久我們搬進了新房子,衛生間裝了有熱水器的淋浴,冬天放個取暖器,也可以對付了,就不用再去醫院的公共澡堂洗澡。

後來我在上海買了房,裝修時裝了大浴缸,很舒適。現在中國住上了商品房的城裏人都有淋浴或浴缸或兩者皆有。講究的人家還有按摩浴缸。洗澡的頻率也是想洗就洗了,不再是一周才洗一次澡。那些公共浴室大多已經關閉了。

喜歡看電影《洗澡》。一方麵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麵那種過去的生活方式也消失了。社會變化太快了。年輕人能適應,而一些年老的,智障的卻因失去了他們熟悉的生活環境和方式而失落,一下子不能適應。

當然,我本人就洗澡而言,還是喜歡在家裏,在私密空間的洗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