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說我的頤和園
文章來源: 我愛君羊2016-06-11 00:20:58

周六早上買了菜,看完鄰居房子的拍賣,便在文學城裏逛,不期翻到二十幾張的頤和園風景。我的心一下子抽緊,繼而被填得滿滿的,滿滿的都是對那個園子的回憶。

有關頤和園最早的印象是畫廊。父親的朋友程阿姨是北京人,帶我去頤和園玩,一路九曲長廊一路講三國水滸。五六歲的我聽了個糊裏糊塗,隻覺得累,長廊好長,走起來沒完沒了的。好不容易到了石舫喝著汽水興致才高起來。

後來到北京上學,談戀愛了,便在每個公園壓馬路。頤和園離老公近離我姑家也近是我們的首選。有次在後山待過了頭還被戴著紅袖箍的聯防查著。多虧當年大學生是天之驕子,批評兩句後就放我們出去了。好像那次還摘了昆明湖邊桑樹的桑葚兒吃,樂不思蜀犯的錯。

再後來是我在國旅總社做導遊帶英語團遊覽。北京三天的行程頤和園占大半天。一般是正(東)門進北宮門出,遊覽仁壽殿,萬壽山,石舫,蘇州街。也有正門進如意門出的,看完前殿,在湖邊遠望幾眼萬壽山,和銅牛照張相就走。東門進東門出最笨。帶著老外細看玉瀾堂,樂壽堂,佛香閣,單排雲殿和長廊就得講半天。不能參觀所有的景點大老美不幹小費就少,轉齊了景點壓縮了購物,司機又不高興。一年裏冬季的頤和園最美,人少,湖上的冷風拂麵有一股叫人說不出的痛快。當然,仁壽殿後麵早春的嫩柳也讚,堪比江南。

我最後一次去想必是出國前的96年初。那次帶一個30多人的美國獎勵旅遊,團費很高。有警車開道,有中央樂團的民樂在聽鸝館包場演出。有在石舫上特設的自助餐,在大戲樓大家著旗裝照團體像。我們還包了閉園後的兩個小時以便夜遊昆明湖,放了煙花?“今日看圖懷舊隱,石田茅屋幾時還”年少的我不懂欣賞風景,隻忙著掙小費,顧不上看那月光下的微瀾。而今這昆明湖水借著文學城徑自蕩漾起來。真想,好好一下描述我的頤和園。可是手裏這支筆是多麽的無力,情如水筆如器,縱有萬般感慨如水龍頭一擰而開,卻像是無桶蓄水,任它汪洋的情感一瀉千裏隻濕了地上的一片,留不下來些什麽。

說到這兒真嫉妒那位會照相的朋友。

 

附錄朋友心中的頤和園。

“頤和園是小時候春遊時昆明湖裏的劃船,冬天裏湖上的溜冰。是知春亭剛發芽的綠柳,是爬佛香閣那對稱的長長的階梯,是看那佛香閣上被八國聯軍打掉頭的一個佛像......,是太多的回憶,是回不去的少年青年時光,是再也找尋不到的北京味道。小時候春遊吃午飯總是坐在長廊凳子上,大家拿出自己帶的午餐,一邊聊天一邊吃飯。當時的維生素麵包是美食,是春遊午餐的首選,買瓶北冰洋汽水也是美美的享受。比用軍用水壺喝水要高了幾個檔次。前幾年回國,有一次十月三日帶孩子去頤和園。長廊上人滿為患,竟無立腳之地。帶著孩子落荒而逃。直接奔後門,依然經過了重重人海,方能脫身 。此後再也沒去過。”                                

"那時候的後山和後湖,都是神秘和有點荒涼的地方。去的時候一定結伴,心裏還是有點緊張的。有一次中學同學一起劃船去後湖,一條魚兒自己躍出了湖麵,掉在船上,男同學七手八腳把魚按住,由一位男生拿衣服裹好,藏在書包裏,悄悄帶了出去。那時候的看門老大爺是超厲害的,被他看到一定是要扣下,並有可能告訴學校的。所以能坦然,麵不改色地把魚帶走也是有膽有謀的舉動。能做到這一點的男生也是相當自豪滴”。    

                                                                                                   ----Jenny 楊

我是西城的,天天北海景山,頤和園去的少,隻記得又大又安靜。從來沒有把它走完過。那時遊人少,有時連個問路的都沒有,進了園子也是一氣亂走。特別安靜,加上它的曆史,以及怕走丟,安靜到一種悲涼的感覺。我這曆史學的,頤和園到慈禧,慈禧到八國聯軍,八國聯軍到東亞病夫,條件反射。我們去頤和園,一是和父母去,他們講曆史多,挺沉重,一是和同學去,那就是純水上活動,夏天劃船冬天溜冰,打雪仗,一切都發生在昆明湖上。”    ----王越

 "一直對頤和園沒感覺,永遠人滿為患,更喜歡當年的圓明園。"    ----Lina                  

 "盡管在京十一年,一直離頤和園不遠,去過數次,不過從沒走全的,也沒搞清各個景點的方位,與同學去時隨著同學走,與女朋友去時隨女朋友引路。感覺記憶下來的是一些景物與人編製在一起的一些圖片,長廊,石舫,石橋,琉璃紅牆,三十年前同學少年意氣風發的樣子,和女朋友閑遊蘇州街的春風暖意。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少年成白頭,往事隻留在片片淡去的記憶之中。”     ----漁翁                                                                                                

“我隻記得十七孔橋。是我一遍一遍數過好多次的。就是現在,一看到照片,還是不自覺地開數。我有頤和園十七孔橋強迫症。”                                                                  -----小青                            

“我家在海澱,332坐幾站就是頤和園。學校春遊,頤和園是首選,一定要等玉蘭花開了以後去,至今我還記得我穿白襯衣戴著紅領巾排著隊從盛開的玉蘭樹下走過的畫麵。冬天,昆明湖都凍住了,記得和我哥去滑冰,我隻管坐在冰車上,他推我。冰車是自製的,一塊木板,底下兩條三角鐵用螺絲釘擰進去固定好。冰麵不平的地方,經常就人仰馬翻。還記得高一剛開學,男女生幾乎不說話,經過一次昆明湖泛舟,班裏氣氛活躍了很多。我還去過西堤外的一個水牢,高高的土牆,站在那裏,心中不寒而栗,傳說是關押犯人的水牢。”    ----elee-y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