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名人自殺不完全檔案 (ZT)
文章來源: 舞曼西樓2007-09-30 15:27:00

文革名人自殺不完全檔案

2006 年 01 月 11 日 14:08

文革是一場浩劫。在這場浩劫中究竟整死了多少人?恐怕既有的任何統計都是相當不完備的。下麵這份 " 檔案 " ,仍然以 " 不無備 " 為特點,隻收錄了在 " 文革 " 中自殺身亡的各界名人。

鄧拓: 1912 年生,福建閩候人。 1930 年入黨。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人民日報》總編輯和社長等職。 1966 年 5 月因 " 三家村 " 冤案受迫害。 5 月 16 日,戚本禹發表文章公開點名批判鄧拓,稱鄧拓是 " 一個叛徒 " ;五月十七日晚,鄧寫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與妻訣別書》後,於五月十八日自縊身亡。成為那段非常的歲月裏,第一個以死抗爭的殉道者。

田家英: 1922 年生於成都。 1948 年 8 月起擔任毛澤東的秘書。解放後任中央辦公廳秘書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書、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等職。 1959 年在廬山會議上受到衝擊。 1966 年 5 月 22 日下午,王力等到中南海住地,令他停職反省,交清全部文件,搬出中南海。第二天他即自縊而死。毛的秘書亦為毛所殺。

李平心: 1907 年生,江西南昌市人。 曆史學家。 1946 年與馬敘倫、許廣平等籌組中國民主促進會;解放後任華東師大曆史學教授並當選為上海曆史學會副會長。除曆史學外,對生產力性質問題的研究也甚有影響。文革前夕即遭圍攻和迫害, 1966 年 6 月 20 日自殺。

老舍:生於 1899 年。 北京人,滿族。著名小說家,劇作家。抗戰期間曾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解放後曆任全國文聯副主席、作協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 1966 年 8 月 24 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殺。

陳笑雨: 1917 年生,江蘇靖江縣人。著名文藝評論家。解放後曆任《文藝報》副主編、《新觀察》主編、《人民日報》編委兼文藝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鬥,因不甘屈辱,於 1966 年 8 月 24 日投永定河自盡。

陳夢家: 1911 年生,浙江上虞縣人。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 16 歲開始寫詩,師從徐誌摩、聞一多, 1931 年出版《夢家詩集》,為新月派重要成員之一。解放後先後在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考古所學術委員,《考古通訊》副總編,在考及及古文字研究方麵著述甚豐,頗多創見。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自縊身亡。

官慧珠: 1919 年生,北京人,蒙族。 著名京、昆劇表演藝術家。言菊朋之女,梅蘭芳之徒、俞振飛之妻。解放後曾任上海市戲曲學校副校長,擅演《玉堂春》、《遊園驚夢》等。 " 文革 " 中遭批鬥、毆打,肉體和精神均受到巨大傷害。一九六六年九月十一日晚,接連下三封絕命書後自殺身亡。

葉以群: 1911 年生,安徽歙縣人。著名文藝理論家。一九三二年入黨,同時加入 " 左聯 " ,並任組織部長。解放後曾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廠長、上海文聯副主席、上海作協副主席等職。 1966 年跳樓自殺。

劉盼遂: 1896 年生。河南淮濱縣人。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語言學家。 1925 年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問教於王國維、黃侃、梁君超門下; 1949 年起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任古典文學教授。 1966 年自殺身亡。

閻紅彥: 1909 年生,陝北安定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將領, 1955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係西北紅軍和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解放後任四川省委書記兼副省長、雲南省委第一書記兼昆明部隊第一政委。因對 " 中央文革 " 所作所為強烈不滿,於 1967 年元月 8 日淩晨吞服安眠藥自殺,並留下遺言: " 文化大革命這樣搞,誰高興? " 、 " 我是被江青、陳伯達逼死的 " 。

李立三: 1899 年生,湖南醴陵縣人。中國工人運動傑出領導人之一。曾領導過著名的安源工人運動和五、卅運動。 1967 年 6 月 22 日,李立三在短短兩個月中遭受十四次無情批鬥毆打之後,決心一死了之,當晚服安眠自殺。死前留下《致主席》的遺書。 1980 年中共中央正式為其平反。

陳璉: 1919 年生,浙江慈溪縣人,係蔣介石高級幕僚有 " 文膽 " 之稱的陳布雷之女。 1939 年入黨,解放後曾任林業部教育司副司長、全國婦聯執行委員。 " 文革 " 開始後。造反派誣蔑她是叛徒、特務,並揚言要開除她的黨籍。 1967 年 11 月 19 日, 48 歲的陳璉從十一層樓上跳樓自殺。 1979 年 3 月上海市委為其平反,胡耀邦曾為她題寫了 " 家庭叛逆,女中英 ?quot ;的讚詞。

胡慧深: 1911 年生,四川宜賓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以在《雷雨》中成功飾演繁漪聞名。 " 文革 " 中,因電影劇本《不怕鬼的故事》家庭成份不好而被打成 " 三反分子 " ,屢遭批鬥;又因曾在《馬路天使》中飾演過妓女小芸而受到造反派的嘲弄和侮辱,於 1967 年 12 月 4 日含恨自殺。

羅廣斌: 1924 年生,四川成都人,畢業於西南聯大,解放前參加反抗國民黨的地下鬥爭,是 " 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 " 的幸存者。解放後曾任共青團重慶市統戰部長。與揚益言合作的長篇小說《紅岩》影響巨大。文革中受到迫害,於 1967 年跳樓自殺。

嚴鳳英: 1931 年生,安徽桐城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以主演黃梅戲《天仙配》聞名。文革中被指為 " 文藝黑線人物 " 、 " 宣傳封資修的美女蛇 " ,並被誣蔑為國民黨潛伏特務,屢遭批鬥。 1968 年 4 月 7 日夜自殺身亡。死後曾被剖屍檢查,因懷疑她腹中藏著特務密電和微型收發報機。容國團: 1937 年生,廣東中山縣人。著名乒乓球運動員。自幼居香港, 1957 年回大陸。曾多次獲世界冠軍稱號。 " 文革 " 中被誣為 " 修正主義苗子 " 。 1968 年 6 月 20 日目睹了賀龍、榮高棠批判大會後,在龍潭湖附近的一個鴨房中自縊身亡。

揚朔: 1913 年生,山東蓬萊人。著名作家。解放後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主任,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黨組常委。 " 文革 " 開始後,揚朔被中國作協的造反派列為重點批鬥對象。 1968 年 7 月底揚朔要求上書毛主席和要求與單位領導談話,均遭拒絕。絕望中於 8 月 3 日吞服安眠藥自殺。

儲安平: 1909 年生,江蘇宜興人。清華大學畢業後曾留學英國 3 年,攻讀政治學。 50 年代初先後加入九三學社和中國民盟,為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委員。 1957 年大嗚大放中出任《光明日報》總編輯,因所謂 " 黨天下 " 言論被定為 " 右派 " 。 " 文革 " 中再次成為造反派折磨的對象,任意打罵。人身侮辱,無所不為。 1968 年 8 月的一天投河自盡。

傅雷: 1908 年生,上海南江縣人。著名翻譯家。傅雷學貫中西,文學、美術、音樂、外語 " 四位一體 " ,著作等身。 1958 年被劃為 " 右派 " 。 1968 年 8 月 30 日,造反派上門抄家四天三夜; 9 月 2 日,傅雷夫婦被揪到大門口站在長凳上戴上高帽子批鬥,慘遭人格淩辱。 9 月 3 日傅雷夫婦雙雙自縊身亡。

翦伯讚: 1899 年生,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著名曆史學家。有《中國史綱》等十八部著作行世。 193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後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學報》主編等職。 " 文革 " 中,因對前途絕望,於 1968 年 12 月 18 日偕妻戴淑宛雙雙自殺。

上官雲珠: 1920 年生,江蘇蘇州人。著名電影演員。曾在《鳥鴉與麻雀》、《早春二月》等片中飾演角色。解放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 1968 年跳樓自殺。

周瘦鵑: 1895 年生,江蘇吳縣人。現代著名作家。曾主編《申報自由談》、《禮拜六》等,有長篇言情小說《新秋海棠》等,係 " 鴛鴦蝴蝶派 " 代表人物之一。 1968 年跳井自殺。

李廣田: 1906 年生,山東鄒平人。著名作家。 1935 年畢業於北大外語係。 1948 年入黨。解放後曆任清華大學中文係主任、副教務長、雲南大學校長、昆明作協副主席。 " 文革 " 中遭殘酷迫害,於 1968 年跳池自殺。

劉綬鬆: 1912 年生,湖北洪湖縣人。著名文學史家。 1938 年畢業於西南聯大。解放後曆任武漢大學中文係教授、作協武漢分會副主席,《長江文藝》副主編等職。著有《中國新文學史初稿》等。 " 文革 " 中遭受迫害, 1969 年 3 月 16 日與妻子一起自縊身亡。

吳晗: 1909 年生,浙江義烏縣人。曆史學家。清華大學史學係畢業。 28 歲時被雲南大學聘為教授。解放後,先後任清華大學曆史係主任、文學院院長。後又任北京市副市長 ?959 年起先後寫了《論海瑞》、《海瑞罵皇帝》和京劇《海瑞罷官》等,後遭批判。 " 文革 " 中受到殘酷迫害,於 1969 年 10 月 11 日自殺身亡。

顧而己: 1915 年生,江蘇南通人。著名電影藝術家。執導過《小二黑結婚》、《天仙配》等影片。文革中,因三十年代與江青有過交往 ( 了解藍蘋曆史 ) ,而備受迫害。 1970 年 6 月 18 日,在五七幹校一個工具棚門梁上自縊身亡。

範長江: 1909 年生,四川內江縣人,著名新聞記者、新聞學家。解放前曾任新華通訊社總編輯、《人民日報》 ( 華北版 ) 總編輯等職。解放後曆任政務院新聞總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長、國家科委副主任等職。 1970 年 10 月 23 日跳井自殺。

聞捷: 1923 年生,江蘇丹徒人。著名作家,詩人。解放後曾任新華社新疆分社社長、中國作協蘭州分會副主席。文革一開始即遭批鬥。 1969 年下半年獲得 " 解放 " 後,又因人際交往問題遭誣陷,被張春橋說成是 " 階級鬥爭新動向 " 。 1971 年 1 月 13 日,張春橋、姚文元正式任上海市委第一、第二書記,聞捷於當晚寫好遺書後開媒氣自殺。十餘年後,作家戴厚英據此寫成長篇小說《詩人之死》。

來源 : 千龍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