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的世界悲和現代體育背後的商業黑手
文章來源: 金筆2010-06-25 08:59:56


現代體育是一項娛樂。這個其實我早就知道了。說起來,我曾經是超級棒球迷。還住紐約的時候,八六年紐約大都會俱樂部隊(Mets)贏得“世界係列(World Series)”頭銜,我也就成了她的鐵杆球迷。我那時迷到什麽程度呢?迷到我偶爾會去看洋基隊 (Yankees)比賽,為了是要看 Mets 的老對頭洋基隊輸球,而且十有八九真的會看到呢。

那時我還到 Shea Stadium 裏觀看 Mets 比賽。那裏推銷巨多的和 Mets 品牌相關的商品,從熱狗,飲料,烤肉,球衫,鞋帽,棒球棍,到棒球等,還有音像,唱帶,書籍等等,等等。其實美國人來球場不是專門來看球的,多數人去那裏隻是為了交友,享受時光,以及打發時間,外加消費而已。而各球隊之間的比賽在暗地裏,多多少少都奉行“娛樂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所有的利潤,包括門票,電視轉播,以及 Souvenir 等的收入由主客兩隊協商分派。

成為一個隊的球迷,按照美國人的說法就像是結婚一樣,是一輩子的事情。後來我離開了紐約,才慢慢將 Mets 忘掉,當然也不可能成為其它棒球隊的球迷了。但我還是關注棒球比賽。前不久,忽然看到一則新聞,說是 Major League Baseball 已從印度引進了兩名投球手加盟。

從印度?

雖然印度有個較棒球賽類似的板球賽。可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投球概念。為什麽從印度引進呢?印度人有體育天賦?還是他倆有什麽過人的特長?消息非常令人疑惑。實際上,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的聯賽播放要打進印度市場的話,如果沒有印度選手的加盟,印度人會看美國人的棒球聯賽嗎?印度人那些可憐的“自尊心”可能和中國人的“自尊心”一樣的脆弱,或一樣的膨脹,或者一樣的虛榮吧。

NBA 是怎樣打進中國市場的?靠的是王郅治?還是姚明?

哦...... 明白了吧。要是還不明白,我就再羅嗦幾句吧。

王郅治之所以在美國失敗,是因為王得罪了八一隊,得罪了國家體委,得罪了中國人民。王天真的以為靠他的球藝總可以上場比賽的,所以拚命的練,可是有人看嗎?而姚明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火箭隊缺他不可嗎?(No) 還是因為中國人在那裏追捧?(Yes) 還是那 NBA 在中國逐年看漲的收視率在起作用?(YES!)

所以姚明,是因為美國人喜歡他?(Yes) 還是因為美國人喜歡從中國來的錢(NBA 在中國轉播費)?(YES) 再換個角度,是姚明向美國人推銷中國呢?(Yes) 還是向中國人推銷美國(NBA)呢?(YES!)

所謂愛國,所謂為國增光,實際上都是空的。利益才是最主要的。從這點上說,姚明真的很會玩啊,玩得兩頭“滴滴轉”啊。

老虎伍茲因為性醜聞停賽,誰的損失最大呢?還不是那些職業高爾夫球賽嗎?Golf PGA 沒人看了,收視率低了,所以他們最急著包裝伍茲讓他複出。最急著讓伍茲複出的,應該不是伍茲本人。

美國人向來不爽英式足球,九十分鍾進球太少,廣告時間太短,缺少讚助廠商。可是美國人是大款爺呀,沒有美國的投入,世界杯總還是個窮人運動。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球王貝利和德國的貝肯鮑爾相繼來美國加入聯賽,逐步推動美國足球的發展。經過這幾十年的逐漸發展,足球在美國已經相當風行,美國隊的表現也越來越棒。以本屆世界杯為例,美國隊不負眾望打入十六強,而前去南非觀看世界杯的外國遊客中,美國的人數最多。

大批的美國遊客湧入南非,這等於向東道國南非繳大筆的銀子。你說美國隊能不受歡迎嗎?跟分同一小組的什洛文尼亞和阿爾及利亞相比較,這兩個小國有幾個遊客在看球?美國隊進入十六強,就意味著眾多的美國遊客至少要在南非多住十天以上,這就是大把大把的銀子入賬啊!你說東道主會不歡迎嗎?

所以,你再問中國隊何時能打入世界杯?依鄙人之愚見,玩世界杯的,不是大款爺(如美國隊),就是耍猴的(如巴西隊)。國足固然不強大,但這也不是我們的錯。中國人的體力不及歐洲白人,球技不如南美州人,錢包不如美國人厚實,誰來跟你玩世界杯呢?要玩世界杯非得等到那一天,當中國男足有十萬死忠球迷時,中國隊打到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預賽,決賽,選拔賽,俱樂部杯賽,賽賽俱到。

十萬球迷!十萬隨征軍!誰說體育不是政治?

隻有到那時候中國隊的加入才成為東道主的乞求和渴望。中國人成為款爺,國際足聯才會來提拔中國足球。到那時,國足的命運才會改變。才用不著跟那些三流小國爭歐鬥氣,去爭一席之地。進世界杯,進十六強都有人招呼,如入無人之地。

前車之鑒。南韓和日本不都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