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琴結社記
文章來源: 我的庭院2018-11-26 01:07:55

古人雲:“琴者,禁也”。琴乃載道之器,用以禁淫邪,正人心。

琴棋書畫四藝,琴為首。可見其養精蓄神之獨有地位。

唐詩(白居易)雲: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法造琴多以桐梓為木,繩絲為弦(絲絃),“蠶絲附木上”即為琴,實乃大音希聲。當今之琴,多以鋼絲索為弦,乃古法製絃中斷,不得已而為之。鋼絲尼龍弦之琴聲雖洪亮有餘,而氣韻不暢。

近年來,伴隨琴家鑽研史籍,古法絲絃大有回歸之勢。其中以琴家汪鐸先生為代表研製的“ 吳聲絲絃” 有“國士之風 ”,以其“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 ”的特點而風靡神州。

欣逢汪鐸先生旅澳宣絕學,布琴道,撫仙曲,我等好琴之友在布裏斯班河邊私家花園雅聚,傾聽先生教誨,聆聽先生清彈。琴曲悠悠,琴道無涯,興奮之餘,欣然結社。念河邊花園名為小南園,故而取“南園絲琴社”為名,是為記。

汪老親筆題寫社名,是對後學之勉勵與厚愛,琴社將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己任,研習絲絃琴學,廣交琴友,傳承琴道。

琴社特聘世界文化名人,東方音樂學前輩趙佳梓教授為榮譽社長丶音樂顧問;琴家汪鐸先生為絲絃導師丶琴道顧問,以共襄盛舉。

南園絲琴社發起人:若泉,子茜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於小南園

汪鐸老師撫琴

聆聽

琴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