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遊記
文章來源: 我的庭院2015-03-19 22:46:01



記得小時候曾猜過一個謎語,“金銀銅鐵,打一地名”。謎作者構思巧妙,五金中有金銀銅鐵,獨缺錫,謎底自然是無錫。無錫是江南重鎮,我對無錫的了解源於
小時候的一部電影《二泉映月》,片中的瞎子藝人阿炳就是在無錫街頭賣藝為生, 並創作出了不朽的二胡曲目。

無錫一名的來由頗多,一說此地曾有錫山,盛產錫礦,為兵家必爭之地。據《東周列國誌》記載:戰國末年,秦王嬴政大將王翦攻楚,破蘭陵後,率軍駐無錫錫山。軍士埋鍋造飯得石碑,上書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王翦遂言見此碑天下可太平。“無錫作為地名便因之而生。一說無錫地名可能來自古越族的稱呼。是發語詞,沒有實際意義,的原義因古越語佚亡已久,無從考證,正如和江浙地區其他地名如姑蘇、餘杭、夫椒等一樣,都是屬於齊頭式地名,為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在意義。另據考證,華夏先祖伏羲氏或起源於無錫古華山(即今無錫惠山),有學者便據此推測無錫伏羲之古音譯。另有學者認為,泰伯奔吳後建都所在的梅裏,古稱吳墟,無錫因吳墟諧音而來。

無錫在古時別稱梁溪,乃因梁溪河而得名。梁溪河位於無錫西南,是溝通古運河與太湖的重要水係,為東漢名士梁鴻南下後所開。梁鴻,成語舉案齊眉之主人公也。

我本去蘇州,但飛機隻停無錫,念及無錫有“太湖明珠”之美譽,到此一停,豈有不遊之理。

先遊黿頭渚,素有黿渚春濤、包孕吳越、萬浪卷雪、充山隱秀、鹿頂迎暉、十裏芳徑、湖山真意、藕花深處、蘆灣消夏、中犢晨霧十景,但感覺一般,由於有霧未見太湖仙島”。

次遊靈山佛,靈山大佛位於無錫太湖之濱小靈山南麓,佛高88米,是迄今為止中國最高的佛像,為五方五佛之首-靈山大佛、南-天壇大佛、西-樂山大佛、北-雲岡大佛、中-龍門大佛)。趙樸初先生有詩讚曰:湖光萬頃淨琉璃,返照靈山正遍知。身與雲齊施法雨,目垂誨眾示深慈。從茲聖跡留無錫,隨順群情遇盛時。喜見朋友師子國,和平世界共心期。”我有心拜佛,可晨霧繚繞,大佛一直不給麵。無奈登蓮花座,臨時抱抱佛腳。佛園規模宏大,氣勢非凡。

再遊水弄堂,古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連著水弄堂。”水弄堂,京杭大運河也。可無錫的水弄堂是古運河的絕版地,天下僅剩這一斷了,那是乾隆爺七下江南路過的地,得好好瞧瞧。

遊罷水弄堂,天色漸晚。車馬勞頓了一天,肌腸碌碌,得來碗無錫薺菜餛頓,外加蟹黃小籠包,對了還有一瓶青島啤酒。在運河古道的戲台下,品一口清爽的啤酒,聽一曲悠揚的二泉映月,我的無錫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