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
文章來源: 我的庭院2015-02-13 04:54:07

中國人過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是貼春聯。

傳說最早的春聯是由的桃符演變而來。桃符是古代用於畫門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桃符的內容逐漸被兩句對偶的吉祥詩句所替代,繼而出現了對聯的形式,而後演變成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公元964年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可是,當群臣們把對句寫好給孟昶過目時,孟昶都不滿意。於是,他親手提筆,寫下: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我國文字記載下來的最早的春聯。

書法家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他家貼出的春聯,被人趁夜揭走。王羲之提筆又寫了一幅,寫完後,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於門上: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夜間又有人來偷。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付對聯寫得太不吉利。來人隻好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相傳宋代呂蒙曾給一位窮苦人代寫一副春聯。呂寫道: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批:南北
上聯缺,下聯少,暗喻缺衣少食”。橫批南北亦即沒有東西。作者以獨特的修辭手法展現了窮苦人的生存窘相。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初一,太祖微服出巡,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屠戶,正愁不知如何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

乾隆皇帝也喜愛春聯,一日來到一小鎮,見一戶人家的春聯寫著:

數一數二門第;驚天動地人家。:先斬後奏
乾隆覺得對聯的口氣頗大,心中慍怒,便找寫春聯的人來問個究竟。不想來人是個十來歲的少年,乾隆又好氣又好笑,問那少年對聯的構思從何而來? 那少年:父親是買燒餅的,是一個二個地數給人家嗎?二叔是買鞭炮的,鞭炮不是驚天動地嗎? 我三叔是殺豬的,殺豬時口要吹氣敲打,不是先斬後奏嗎? 乾隆聽後,笑道:說得有理,我賞你五百兩銀子,作讀書之用。

文革期間,一貧農的兒子結婚,擬婚聯一副:兩個革命能手;一對團結夫妻。橫批:相親相愛。恰好公社大批判辦公室主任下來檢查運動,見到這副對聯說:階級鬥爭是你死我活,要團結就要先鬥爭,相親相愛不是調和矛盾嗎?老貧農聽後,忙改為:兩個鬥爭能手;一對矛盾夫妻。橫批:你死我活。第二天,新娘下車看見婚聯,昏倒。

寫春聯容易,但寫好春聯難。春聯寫作有一條基本規則:上聯仄收,下聯平結,即上聯的最後一個字的讀音應該是上聲或去聲字,下聯的最後一個字的讀音肯定是陰平或陽平字。春聯的傳統貼法是,麵對大 門,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也要自右向左,這樣春聯的讀法就和古書豎排印刷,自右而左的讀法習慣一致了。這是傳統貼春聯的方法。

 

我每年春節也按習俗貼幅春聯,內容是自己擬就的。今年是羊年, 我的春聯是

 

人勤有雞有鴨有菜有花

心平無憂無慮無煩無惱

羊年吉祥

 

2014年春節(馬年)春聯

一元複始一馬當先勿忘甲午恥

萬象更新萬眾同心共築強國夢

華夏迎春

2014是甲午年,也是甲午海戰120周年! 

 


2013年春節(蛇年)春聯

錦苑步步美景

春庭處處吉祥

美好家園

2013在庭院修了一個步步景“仿古窗框,美哉,美哉! 

 


2012年春節(龍年)春聯

新春送玉兔 明月淡出荷花塘增色

紅日迎蟠龍 清風漸過月亮門生輝

春滿人間

2012自己動手修建了中式月亮門,題有”清風“,”明月“額扁。 

 


2011年春節(兔年)春聯

辭虎歲 大河暴滿 人畜屋樣樣平安無事

迎兔年 小家安康 老中青個個幸福有神

平安幸福

2011昆州大水,我們全家老中青三代平安,雞犬安寧, 幸哉!

 


2010年春節(虎年)春聯

年年喜迎春 虎年要比牛年旺

月月勤讀書 一代更比一代強

好事成雙

2010女兒月月高中畢業, 並取得優異成績 ,可喜可賀


2009年春節(牛年)春聯

牛年牛氣 中澳佳節相遇

好年好事 家庭事業安康

牛年好牛

2009恰逢農曆中國新年和澳大利亞國慶日為同一天,真牛!


2008年春節(鼠年)春聯

國運興 奧運旺 人逢喜事精神爽

國家富 小家康 天伺良機中國強

喜迎奧運

2008是中國的奧運年。

 


2007年春節(豬年)春聯

開門納福福臨門

舉步迎春春滿園

福是平安

 


2006年春節(狗年)春聯

中國瑞雪辭舊歲

澳洲細雨迎新年

同賀新春

 


2005年春節(雞年)春聯

舊屋新居辭甲申舊歲

新春舊俗迎乙醜新年

喬遷新喜

2004我們喬遷河邊(舊屋)新居。